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cbfd28a58da0116d1749d3

接线方式:对于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其高压侧应尽可能才用断路器较少的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型接线等。若能满足继电保护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在110—200KV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两回时,一般采用桥型接线,当出线不超过四回时,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在枢纽变电站中,当110—200KV出线在四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接线。在大容量变电站中,为了限制6—10KV出线上的短路电流,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1.变压器分裂运行。2.在变压器回路中装置分裂电抗器。3.采用低压侧为分裂绕组的变压器。4.出线上装设电容器。 4、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皆可按无限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求出不同运行方式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 (1)所有的电源电动势相位角均相等,电流的频率相同,短路前,电力系统的电势和电流是对称的。 (2)认为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铁芯始终处于不饱和状态,即电抗值不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3)输电线路的分布电容略去不计。 (4)每一个电压级采用平均电压,这个规定在计算短路电流时,所造成的误差很小。唯一例外的是电抗器,应该采用加于电抗器端点的实际额定电压,因为电抗器的阻抗通常比其他元件阻抗大的多,否则,误差偏大。 (5)计算高压系统短路电流时,一般只计算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线路等元件的电抗。只有在短路点总电阻大于总电阻的1/3时才加以考虑此时采用阻抗等于电抗计算。 (6)短路点离同步调相机和同步电动机较近时,应该考虑对短路电流值得影响。有关感应电动机对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的影响:在母线附近的大容量电动机正在运行时,在母线上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点的电压立即降低。此时,电动机将变为发电机运行状态,母线上电压低于电动机的反电势。 (7)在简化系统阻抗是时,距短路点远的电源与近的电源不能合并。 (8)以供电电源为基准的电抗标幺值>3,可以认为电源容量为无限大容量的系统,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在短路全过程中保持不变。 5、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电器设备,如隔离开关、断路器、母线、电缆、绝缘子、避雷器、互感器、开关柜等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力稳定检验。用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图,设备材料表和投资概算表达设计成果。 6、继电保护的整定及二次结线设计 设计包括继电器保护装置、监视及测量仪表,控制和信号装置,操作电源和控制电缆组成的变电所二次结线系统,用二次回路原理接线图或二次回路展开图以及元件材料表达设计成果。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也是十分贵重的元件,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考虑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 变压器应装设以下保护: (1)瓦斯保护 为了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各种短路故障和油面降低的保护。它反应于油箱内部所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其中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侧电源断路器。 (2)纵差动保护 为了反应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相间短路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侧绕组和引线的接地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应装设纵差保护纵差保护或电流速冻保护。纵差动保护适用于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容量为6300KVA以上时,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容量为100000KVA以上时;发电厂常用工作变压器和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容量为6300KVA以上时。 (3)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为了反映外部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和作为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根据变压器容量的不同和系统短路电流的不同,须装设不同的过电流保护。三绕组变压器在外部故障时,应尽量减小停电范围,因此在外部发生短路时,要求仅断开故障侧的断路器,而使另外两侧继续运行。而当内部发生故障时,保护应起到后备作用。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既能反应不对称短路的故障,也能反应对称短路的故障,并且其灵敏度也较高。 7、变电所防雷装置设计 参考本地区气象地质材料,设计防雷装置。进行防直击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避免产生反击现象的空间距离计算,按避雷器的基本参数选择防雷电冲击波的避雷器的规格型号,并确定其接线部位。进行避雷灭弧电压,频放电电压和最大允许安装距离检验以及冲击接地 电阻计算。 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开题阶段:3.1-3.31 查阅资料,了解背景知识,明确研究方向,撰写开题报告 准备阶段:4.1-4.31 学习相关知识,包括 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前沿技术及相应器件性能等. 制作阶段:5.1-5.20 确定实现方案,计算负荷、电流,选择设备,设计接线方式,供电方式。 总结阶段:5.20-6.10 检验作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准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