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df26fd0912a2161579297b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⑤交通运输条件。说明依据地区条件,提出公路、铁路、水路等可利用的运输方案及修建工程量。

⑥原材料、燃料情况。说明其产地、质量、价格及运输、贮存方式等。 ⑦给排水方案。说明依据地区水文资料,提出对厂区给水取水方案及排水或污水处理排放的意见。

⑧供热供电条件。说明依据地区热电站能力及供给方式,提出所建厂必须采取的供热供电方式及协作关系问题。

⑨建筑材料供应条件。说明场地施工条件及建筑厂房的需要,提出建筑材料来源、价格及运输方式问题,尤其就地取材的协作关系等。

⑩环保工程及公共设施。说明厂址的卫生环境和投产后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提出“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方案及地区公共福利和协作关系的可利用条件等(4)厂址方案比较依据选择厂址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对几个拟定的厂址,首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而后结合自然条件与以往选厂址实践经验,展开讨论,着重于基建费用与常年经营费用的比较,提出选定厂址的推荐意见及其中有关问题的建议。

2.5开工建设,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

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进行现场的调查踏勘了。现场踏勘是厂址选择中基本的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要通过实地调查和踏勘,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深人细致地比较研究,具体落实建厂条件。

现场踏勘的工作步骤是:现场调查--踏勘场地--讨论场地的建厂条件--拟定推荐的若干厂址方案。

项目选址工作组到达各现场后,按照选址要求和事先拟订的调查提纲,考察每个备选的厂址所在地区的气象、地震情况,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质水位,了解现有房屋的具体情况以及征地拆迁情况;调查运输线路接轨点、电源、水源、废渣堆场位置、工人生活区位置、生活设施情况,调查生产及基建协作条件,调查原材料、燃料和主要辅助材料的供应地,了解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同时,应明确拟选厂址生产方面的特殊要求,如运输量大、耗电量大、用水量大、用汽量大或需要较多劳动力等,应分别满足这些要求。为了避免遗漏,通常在去现场踏勘之前,由参加选址的有关专业人员根据选址需要拟定厂址基础资料收集提纲。

第三章 厂址选择的原则及要求

9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1制造业厂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制造业厂址选择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经济技术因素、运输地理位置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管理机构素质等等,接下来从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详细叙述。

3.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索包括自然资撅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气象资源等。某些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主要受某种或几种资源赋存状况的影响。例如矿石项目的厂址选址是矿产资源指向型的,水力发电站项目的选择是水资源指向型的。许多项目本身并不直接使用矿产资源,也要了解占地的矿产资源状况。因为非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覆盖重要矿床。用水量大的项目选址取决于水源的开发条件、水量、水质以及可能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我过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限制了耗水量大的火电、钢铁、石化等工业项目选址的自由度。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及占地面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对项目选址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例如,场址的地形应力求平坦且略有坡度。地耐力要满足所建设项目的要求。应避免设在强烈地展带、断层、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管线较多的项目应尽量选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

有些项目本身并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但对环境影响的结果甚为敏感。例如,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原材料可能由于水和土壤被污染而无法使用。有的项目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高,如果水源受污染,将受到损害。一个因环境污染而不利于健康的工厂,是留不住人才,因而也是无法赢利的。

3.1.2经济技术因素

经济技术因素包括拟选地的经济实力、协作条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市场潜力、人口素质与数量等.它们是工业化的结果,又反过来对工业发展与项目选址产生影响.在经济实力强的地区新建、扩建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协作条件好,且离消费地较近,明显有集聚经济效益,但是也可能有远离原材料供应等的不足.对于所需要的投人物,在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不仅应当考虑数量的充足性,还应注意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等。有的项目对当地项目融资能力要求高,选址时就要对各地的融资能力加以比较。高新技术项目往往对某种专业人才有特别要求,就应着重研究人才的可获得性。

3.1.3运输和地理位置因素

运费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选址要在原料、燃料、产品销售地的关系中综合研究,寻求最小运费点。地理位置因素是指建设项目拟选地点与资源产地、

1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经济发达地区、水陆交通干线及港口、大中城市、消费市场等的空间关系。有利的地理位置往往有好的经济协作条件,能方便地获得原料、燃料、技术和信息。

3.1.4社会、政治因素和管理机构素质

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国防安全等因家,都影响着重大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国家法规、投资指南、开发战略和鼓励、限制、禁止政策等,在场址选择时应首先遵循。地方法规,沿海城市、经济特区、各类开发区的项目审批权限和程序、税费减免等鼓励和优惠政策对投资项目也很重要,应当予以考虑·当地管理机构以及合作伙伴的素质,关系到项目能否正常运营的大问题,对选址非常重要,需要由项目业主单位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亲自体会和提出意见。在WTO 条款下,项目选址的地域非为更宽了。海外选址时要弄透政治、法规、税务、人文等特殊条件,要摸清合作方得资信,同时遵循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

3.2厂址选择的原则

厂址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生产工艺和营销的要求; (3)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尽力做到减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费,减少成本,提高利润;

(4)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放地质灾害、战争危害;

(5)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多个厂址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比选; (6)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

(7)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3.3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3.3.1对区域位里的要求

对区域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要尽量接近原材料、燃料的产地及产品销售地区;

(2)要远离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大型桥梁、大型储油库、重要军事工程、飞机场等战略;

(3)要避开高压输电线路,不压城市地下管线;

(4)对于可能产生工业废水的项目,应位于城镇、江河、港区、水源地等的下游;

11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对于可能产生大量废气的项目,应位于城镇的下风向; (6)满足当地规划要求;

(7)在文物地区或风景保护区时.应有丹迪主管部门同意文件。

3.3.2对厂址面积的要求

对厂址面积应满足生产区、三废处理场及其他设施的用地要求和环境条件,并考虑留有适当的发展用地。

3.3.3对地形的要求

一地形选择的。具体要求:

地形是否能满足厂址所需面积和外形要求,是厂址选择中最基本的条件之(1)能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运输布置的要求,并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不受洪水、海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大型水库溃坝的威胁; (3)厂址外形尽可能简单,地形坡度不要太大,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对有些工业项目,如某些选矿厂、水泥厂、化工厂、食品厂等生产工艺要求利用山。坡地形建设,生产工艺过程的砂、浆、液、渣等靠重力实现自流而降低生产费用;

(5)不占或少占耕地和林地,少拆迁民房或其他建(构)筑物。

3.3.4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具体要求有:

(1)岩土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应能满足工程要求,一般不宜低于100kPa,对于有较大荷载的工厂,不宜低于150kPa;

(2)尽量避免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造成基础工程复杂化; (3)应在地震烈度9 度以下地区选厂;

(4)避免在三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区、一级膨胀土地区、岩溶、流沙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直接危害地区选厂;

(5)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基深度,在寒冷地区,冬季最高的地下水位不宜高于土壤结冰的深度;

(6)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的深度,最好无侵蚀性。

3.3.5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

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与厂外公路、铁路、码头连接方便,交通运输建设工程量尽量减小; (2)运翰方便、畅通、便捷。

3.3.6对动力供应条件的要求

动力供应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靠近热电厂,供电、供汽有可靠的来源;

(2)自设热电站和锅炉房时,燃料供应可靠,留有储煤、储灰场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