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资料之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文学理论资料之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ef630a79563c1ec5da7150

或文体层面的一个组成部分。”擅长于进行语言分析的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家也较少或拒绝使用这个术语。福勒指出,在某些批评家那里“意象”之所以受到冷落是由于“对‘意象’一词的过于倚重造成了文学研究的重心的转移:作品中的句法、议论、情节、时序结构和人物关系结构都退居无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同时,描述和比喻语的作用却被突出到歪曲的地步”。 “‘意象’一词可以用于种种不同的事物,这对于只图偷懒省事的批评家来说是一大方便,然而对于严肃的文学批评却是一种危险。”

但在另一些批评家和批评流派那里,仍然十分重视意象,并给予了不同的解说。卡尔.荣格说:“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现象学批评家米克尔.杜夫海纳解释说:“意象本身是一个metaxu(居中的转化形态),或者说,它是处于物质性存在(客体在这里得到读者的体验)和思想(在这里它转变成观念)之间的中间阶段;它允许客体出现,允许客体作为被表现出来的东西而存在。”“意象在构造客体的过程中是追随感知的。它不是在意识之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而是一种方式——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向对象开放自身,从它自身的深处把对象作为一种关于它的含蓄知识的功能预示出来。”(《审美经验现象学》)沃尔夫冈.伊瑟尔进而论道:“意象是一个想象性客体的表现形式。然而,文学中的意象建构与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象建构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区别。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对于真实客体的知识自然而然地预先确定了我们关于那个客体的意象,但在前一种情况下,不存在与意象有关的外在经验客体。文学的意象表现了对我们现有知识的引申;反之,一个现存客体的意象只不过利用给定的知识去创造缺席的东西的存在。”所以文学的意象“揭示了某种东西,我们既不能把这种东西和一个给定的经验客体等同起来,也不能把它和一个被表现客体的意义等同起来,因为它超越了知觉,却还没有完全形成概念”。(《阅读行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神

本意指宗教信仰本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左传.桓公六年》:“夫民者,神之主也。”《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引申有二义:一、神秘莫测。“阴阳不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周易.系辞上》)二、与人的形体相对的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用于文学批评,依前一种意义,指文学作品艺术造诣的极致。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明杨慎《升庵全集.琐语》卷六十五:“文非至工,则不可为神,然神非工之所可至也。”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李杜才力甚大而造诣极高,意兴极远,故其五七言古,体多变化,语多奇伟,而气象风格大备,多入于神矣。”依后一种意义,指文学创作中自由的精神活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情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术语,被认为是文学中的内在本质要素。情指情感,志指志意或抱负。《尚书.虞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西晋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起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唐刘善经《论体》:“敷演情志,宣照德音,植义必明,结言唯正,清典之致也。”唐魏徵《隋书文学传序》:“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明吴宽《匏翁家藏集.公余韵语序》:“夫诗以言志,志之所志,必形于言。古人于此,未有弃之者,故虽衰周之人,从役于外,而诗犹可诵。况生于今之盛世者乎?盖退食自公,宣其抑郁,写其勤苦,达其志之所至,亦人情之所必然者。”明李梦阳《与徐氏论文书》:“夫诗,宣志而道和者也,故贵宛不贵崄,贵质不贵靡,贵情不贵繁,贵融洽不贵工巧。”(《空同先生集》卷六十一)明顾起元《锦研斋次草序》:“昔士衡《文赋》有曰:‘诗缘情而绮靡’。玷斯语者,谓为六代之滥觞,不知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迤俪之形出焉。” 明汤显祖《董解元西厢题辞》:“《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志也者,情也。先民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是也。嗟乎,万物之情,各有其志。”明焦竑《陶靖节先生集序》:“古者贤士之咏叹,思妇之悲吟,莫不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以导之,所谓诗言志也。”(《澹园集》卷十六)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爱琴馆评选诗慰序》:“夫诗者,言其志之所之也。志之所之,盈于情,奋于气,而击发于境,风识浪奔昏交凑之时世。”其《题燕市酒人篇》又云:“诗言志,志足而情生焉。”清归庄《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序》:“传曰:‘诗言志’,又曰:‘诗以道性情者。’古人之诗,未有不本于其志与其性情也。故读其诗,可以知其人。后世人多作伪,于是有离情与志而为诗者。离情与志而为诗,则诗不足以定其人之贤否。故当先论其人,后观其诗。”(《归庄集》卷三)清黄子云《野鸿诗话》:“一曰‘诗言志’,又曰‘诗以导情性’。则情志者,诗之根柢也;景物者,诗之枝叶也。根柢,本也;枝叶,末也。”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主脑

清代戏曲评论家李渔提出的戏曲和诗文批评中的术语。《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第一》有对“主脑”的解释:“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李渔所说的文章之主脑,指作家所要发抒的内心情

意,与明汤显祖所说“词以立意为宗”(《序丘毛伯稿》)之意、明清之际王夫之所说“意犹帅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薑斋诗话》卷下)之意相同。而传奇之主脑,是李渔用以说明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戏曲艺术规律的概念。根据他的解释,传奇之主脑指的是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的集中性。作为戏曲主脑的一人一事,既具有生发次要人物和事件的功能,因而成为结构戏剧的关键。又因为被作家加以突出刻画,而能给欣赏者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则不愧传奇之目,而其人其事与作者姓名,皆千古矣!”(《立主脑》)李渔之后,清代诗话中也常用“主脑”这一概念,如“诗亦有浅深次第,然须在有意无意之间。向见注唐诗者,每首从始至末,必欲强为联络,遂至妄生枝节,而诗之主脑反无由见,诗之生气亦索然矣。”(清吴雷发《说诗菅蒯》)显然,这也是认为主脑作为作者倾全力予以表现的志意情怀,说诗者应着力抓住,不然便会失去诗之生气。与李渔关于主脑的意见相似,清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认为文章的主脑具有单一性:“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经义概》)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主题(theme)

“从语源上说,希腊-拉丁语的thema仅仅表示修辞上的命题,讲演中的论点。”(列文《批评的各种方法》)由于语种和使用习惯的不同,这个术语在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中的意义互有差异。瑞士比较文学家弗朗西斯.约斯特指出:“在使用盎格鲁撒克逊文字的国家里,主题分明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宗旨和它的中心思想。”(《比较文学导论》)如在斯科特主编的《当代文学术语》中,主题被解释为“一个人讲话的话题”,“表明一个中心思想”。史罗尔等编的《文学手册》中,主题是“那些被人物、情节和形象具体化了的抽象概念”。M.H.艾布拉姆斯说:“这个词更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文学术语汇编》)M.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等等。(《美学》)福尔克也赞同以上说法:“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些成分我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我称之为主题。”(《主题结构类型》)在德语世界中,对等于英语theme一词的德文词Stoff(主题),其含义则相当于英语的“母题”(motif、motive)。约斯特说,在德文中,主题一词“与具体描写联系在一起”,亦即“主题必定是通过特定的人物、地点和时间来表达的,它的显著特征是具体”。如冯.威尔伯特认为,主题是可以讲述的故事,是“可以表述的内容”。(《文学词典》)恩斯特.库尔提乌斯说:“主题就是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态度。一个诗人心目中主题的范围就是一份目录表,这份目录表说明了他对自己生活的特定环境的典型反应。”(《欧洲文学论文集》)相反,在德语中“母题”(Motiv)一词的含义才相当于英语的主题。如瑞士批评家沃.凯塞尔把作品的“统一性标志为母题”;“只有当我们从当时个别的固定抽象推论,我们才能理解它的母题。”(《语言的艺术作品》)法国

一些批评家对这个术语的理解与德国相似。如R.图松说:“就让我们都把主题叫做母题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母题的特殊化、或者从一般到个别这一过程的结果”,而“母题是一个背景,一个既不表明某种态度,又不专指某个情景的,非人格化的广泛概念”。(《比较文学的一个问题:主题研究》)俄国一些批评家的用法与英国相似。如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中说:“主题的概念是对作品文字材料进行综合、联合的概念”,“是作品具体要素的意义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