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限时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考政治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限时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069a4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37

第一单元 限时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3(1)、14 马克思主义哲学 11、12 中、难 中 题号 1、2、3、4、14 5、6 13(2)、14 7、8、9、10、 难易度 易、易、易、中、难 易 中、难 中、中、中、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从而推动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意识的能动作用促进事物不断发展

解析:A 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为未来许下一个预言”体现了世界观,“相信事情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体现了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材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B、C材料没有体现;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不断发展,D说法错误。 2.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

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解析:B 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与起源。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说明实践产生认识,B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不选;C、D材料未体现,不选。

3.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体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材料表明( ) A.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 B.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家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说明了哲学对社会的作用,A正确切题,B、C、D与材料不符。

4.近代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以其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为整整一个历史时代指明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而牛顿力学的建立又推动了这种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这表明( )

①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为科学发展指明道路,表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当选;牛顿力学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④当选;①说法错误,颠倒了二者关系;②说法错误,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5.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 ) 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说明精神可以脱离物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这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D符合题意,B、C与题意不符;范缜与和尚争论的焦点是肉体与灵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而不是有神论与无神论,A与题意不符。

6.《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

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解析:C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知识。根据题干中的对话,可看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人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知识。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7.《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④强调了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②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③强调了事物是客观精神“理”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 主义。

8.我国古代哲学命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思想精华,哲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下列哲学命题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又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是( )

A.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