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e36ef7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6

的个人需求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智能化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C错误。通过解读材料可以得知,未来影响智能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原料,而知生产中所使用的的智能设备,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实现工业4.0需要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智能设备和相关控制软件。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去实现,故C正确。故选C。

武汉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众多“始祖级”的工厂,诸如武汉最早的汽水厂、武汉第一个电灯公司(如右图)等,虽然今天它们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但它们仍是这座城市的荣光,更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起步与经济腾飞的历史征程。读左图“武汉市中心城区首批工业遗产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14. 武汉工业遗产

A. 集中分布在城区一环路和二环路之间 B. 体现早期工业布局主要考虑公路走向 C. 说明城市功能区规划以工业区为中心 D. 因城市化导致企业被包围进中心城区 15. 工业遗产

A. 可适度进行改造,保留城市记忆 B. 因占地面积较大,应该全面拆除 C. 应原封不动保存,形成城市景观 D. 通过技术的升级,恢复传统生产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武汉工业遗产大多分布在二环路意外地区,一二环中间分布数量并不多,A错误。早起工业布

5第

局大多沿河流分布,B错误。据图可知,武汉市东、南部工业分布较少,城区面积较大,证明城市功能区规划并不以工业区为中心,C错误。随着武汉的城市化逐步发展,城区面积逐步扩大,许多原来在城市以外的工业企业被划入到城区范围之内,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工业遗产大多无法进行工业生产,但又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适度的改造形成纪念馆或旅游景点,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保留城市记忆,A正确。由于工业遗产承载了我国进来工业史的一些记忆,具有历史价值,不应全面拆除,B错误。由于工业遗产大多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因此应对其加以改造,C错误。原有的工厂厂址与现在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匹配,且硬件条件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故不建议恢复传统生产,D错误。选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休闲游游客从①②中选择一条路线,说明理由并绘制该路线剖面图。 (2)说明图示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交通与聚落的特点。

【答案】(1)选择①路线 ①路线整体坡度较缓,体力消耗较少。 剖面图示例:

页 6第

(2)平原地区交通线路数量多、密度大,聚落规模大;山区交通线路数量少,聚落规模小、分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详解】(1)题中要求为休闲游客选择旅游路线,则要注重旅行途中的强度。②线路在接近山顶附近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在攀爬过程中消耗体力多,不符合休闲原则。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定比例尺,即横坐标宽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一致,纵坐标高度在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2、定点,将剖面线和等高线的交点按照相关高度垂直落在剖面图上。3、连线,过所有选定的点用平滑曲线将他们连接起来。

(2)图中在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起伏小,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小,数量更多,更密集。拥有更多的平地可以修建住宅,聚落规模也更大更集中。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大,交通线修建难度大,线路少,由于平地少聚落规模也小,布局大多分散在少有的平地处。 17.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自驾游客沿川藏线(318国道)从芒康到昌都途中看到如图1所示风光,草甸、针叶林交织,

。与他们在奥斯陆附近看到的“北欧风光”相似。图2和图3分别是北欧奥斯陆和昌都的位置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资料中两地景观相似的原因。

7第

【答案】奥斯陆纬度高,气温低,降水较多;昌都纬度低,海拔高,气温低,夏季降水较多,蒸发弱;两地水热条件相似,所以景观相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气温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比较分析。

【详解】两地景观类似,则意味着两地的气候特征较为相似。由于主要景观为草甸、针叶林交织,证明区域气温较低,且具有较丰富的降水。昌都位于高原地区,虽纬度较低但海拔高,导致气温偏低,同时夏季降水丰富。奥斯陆位于北欧,虽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但受西风和暖流影响,降水较为丰富。综合来看两地虽区域差异明显,但水热条件相似,故形成类似的景观特征。

18.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京市某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农业实践活动——种植冬小麦。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地点选择了教学楼前的小块空地(如图),过去是绿化用地,可利用楼内水管浇灌。

(1)据图评价“麦田”的种植条件。

10月下旬某天,同学看到天气预警信息后迅速在麦苗上铺了一层薄膜,并用石头压住固定,如下图所示。

(2)推测同学最可能看到的天气预警信息,并说明同学铺设薄膜的目的。

冬小麦发芽前,田里的种子被喜鹊等鸟类大量啄食,同学们补种以后,依然被吃掉很多,让人既愤怒又无奈。同学们着急地四处收集解决办法,如蹲守打鸟、将补种的种子浸泡农药……

8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