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用地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修改好了0520)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城市居住用地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修改好了0520)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ec676ab84ae45c3a358c0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R?VpVmax?VpC?r (3-1)

其中:

Vp——表示用地项目生成交通量;

Vmax——表示研究区域内道路允许最大交通量;

C——表示研究区域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r——表示研究区域特定服务水平所对应的负荷度,即V/C。

7)当6)中的计算结果超过5%,那么就要扩大研究范围,新的研究范围将要包含此所进行计算的该道路以外的与之平行的主干道,这样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拓展型的路网模型,详细如下图3-3展示。

N1N7N8N11N12CN3N4N5图3-3路网模型的拓展示意图

N6N9N10

8)新构建的路网模型,即又回到新的起点,只要再进行上述4)至6)的重复工作,至7)不再有拓展型道路,即停止重复工作。

上述步骤所确定的研究范围作为本文土地开发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范围,同时在所确定的研究范围内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以及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等工作环节。

3.5 预测居住用地的交通量

背景交通预测与项目交通量预测是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背景交通主要是强调在此项目进行开发利用以前,该项目周围的路网的交通特性;而项目交通量主要是强调因项目的开发所带来的吸引交通量。根据实际经验,要做好交通影响评价,首先就要做好交通生成预测。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3.5.1 预测城市居住用地的背景交通量

背景交通主要是强调在此项目进行开发利用以前,该项目周围的路网的交通特性。现概述两类背景交通:

1)通过式交通。该类背景交通的特性是人们的出行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在交通影响分析研究范围之外。

2)其它项目交通,与通过式交通正好相反,该类背景交通的特性是人们的出行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在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研究范围内。

背景交通预测的主要方法有: 1)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以类比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项目的背景交通量进行预测。在实际中往往有一些类似于所研究项目的区域,这样就可以利用找到的类似的区域的用地模式和其道路交通特性来描述所研究的项目,也就可以进一步进行所研究项目背景交通的增长的预测。当然此法的适用条件相当严格,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是对交通生成量的一个粗略估计,且这类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仅是在交通调查数据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才启用此法。

2)类别生成率法

类别生成率法在国外研究的比较成熟,其主要原理是采用出行率的方法对所研究项目的交通量进行推算。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数据不一定是符合某地区的真实情况。因此在预测交通生成量时,可以通过抽样调查得到各类用地的平均生成率,另外,还需要把握用地定位、规模与服务功能、区位条件。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单位用地面积的出行生成率的研究的土地开发项目的交通生成预测公式为:

Q?R?X (3-2)其中:

Q——表示研究土地开发项目的交通生成量; R——表示相同类型项目的交通发生率; X——表示所研究项目与出行相关的参量。

此法在实际上操作上比较简便,简化了同类项目的调查工作,即只需要采取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抽样调查就能达到目的。这一方法在我国的交通影响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对资料不够详细且资金不够充分的项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回归公式法

此法是基于背景交通量与土地开发项目的直接相关性,即前者随后者的某些特性指标的增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一方法应用在刚建成不到两年的小型项目上的交通预测所得到的结果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而要反映出背景交通量与土地开发项目的直接相关性,往往需要连续5年的交通调查数据来拟建回归公式。

4)叠加法

在所研究的小区内的用地交通量时,往往存在一些已建、待建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叠加效果,即会产生新的交通出行,在交通影响分析过程中应当将新的交通出行叠加到现有的背景交通量中来。

5)交通规划法

交通规划法是直接采取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预测数据。一般在市区内,区域层次或次层次的交通规划中都有范围内的主要道路的预测数据,这些数据是具备被利用的价值的。此法所得到的预测数据是宏观的,只是一些主要道路的交通预测数据,较少详细考虑到次要道路的数据,因而这就不适用于一些次干路或是次主要道路的背景交通预测,尤其是一些专门以次要道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小型项目。

综述以上5种背景交通预测方法,在实际选用中应当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通过不断的比较来决定。每种方法均有其突出优点,也有缺点。有时可能同时采取几种方法进行预测,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再比较进行优选,这类方案是值得推广的。

对于居住用地的交通影响评价,背景交通需求预测可以考虑彩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宏观分析法与国外的差异不大,即就是通过交通生成、交通划分、交通分布、交通分配这一步来实现。其具体的流程是:划分交通小区――预测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出行方式与比例划分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分析道路负荷。这此法所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符合度较高,它可以更多的刻画出研究区域内的道路网络结构的同时还可反映出目标年份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微观分析法是针对居住区的机动车出行对周边道路可能形成的影响,对机动车出行方式进行专项预测和评估,预测项目交通的吸发量,并针对目标年份进行分析评估。

3.5.2 预测城市居住用地的项目交通量

项目交通量预测内容主要是对开发项目建设所引发的发生、吸引交通量,包括出行时间分布、交通方式构成等。

针对居住用地先划分交通小区,然后对划分的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进行预测。用地开发项目的出行量表达式为:

O?Ko?a?L?Ko?f(L)D?KD?a?L?KD?f(L)其中:

(3-3)

O——表示用地生成出行量;

D——表示用地生成吸引量;

Ko——表示高峰小时出行发生量的所占比例,单位:%; KD——表示高峰小时出行吸引量的所占比例,单位:%;

a——表示单位用地强度出行(包含发生量、吸引量)生成率;

L——用地规模;

f(L)——表示出行生成函数,如采取出行生成率法,则有f(L)?a?L。

对大型居住用地而言,要结合内、外部出行状况才能进行交通生成预测。就外部出行进行探讨,还要注意以下情况:

1)内部出行量,这一出行情况往往是通过总出行量的某一百分比来估计,百分比值通常在5%-15%这个范围之内,一般不会超过25%。

2)顺道出行和绕道出行量的估计可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出行生成手册》:

N顺=P?VA;N绕=P?VB (3-4)

其中:

N顺——表示顺道出行量 N绕——表示绕道出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