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鑫源矿业工贸有限公司石碧坡铁矿400td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南郑县鑫源矿业工贸有限公司石碧坡铁矿400td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facf9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d

三、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1 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治措施

(1)工程拟采取的防尘措施

1)穿孔钻机作业时,在工作面喷雾洒水,降低穿孔作业产尘量; 2)采场爆破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减少粉尘产生量;

3)铲装时,采用向矿、岩体(堆)表面洒水增湿,增加矿石和岩石表面含水率,进行抑尘;

4)采场矿石、废土石运输道路采用洒水抑尘,降低二次扬尘。 (2)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凿岩防尘

露天采场采用先进的液压潜孔钻机穿孔,在工作面喷雾洒水,显著减少产尘量和防止矿尘飞扬,改善作业环境。

2)爆破防尘

多排孔微差爆破是一种较先进的爆破技术,它优于齐发爆破,炮孔的爆破时间有一定的时差,后一次爆破可对前一次爆破的岩体起到二次振动,提高爆破效率,减小破碎粒度,提高岩体的松动程度,能有效减少二次破碎,降低二次破碎粉尘的产生。该技术也是目前我国大型露天矿多采用的爆破技术。

本项目露天采矿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量,属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3)铲装防尘

挖掘机铲装时,采用向矿、岩爆(堆)表面洒水增湿,增加矿石和岩石表面含水率,可以降低扬尘产生。当表面含水率由4%增加到8%时,采装工作场地空气中的粉尘可从200mg/m3降低至20mg/m3,降尘率可达90%,效果明显。我国矿山铲装时多采用这种降尘措施,其处置方式是经济可行的。

4)运输道路扬尘控制

运输道路扬尘,是露天矿无组织粉尘的主要污染源,其产生量与路面结构、气候的干湿及汽车的行驶速度等因素有关。当采用高等级道路运输,路面平整、清洁,产尘量相对较小,矿山固定运输道路尽可能硬化,定时洒水抑尘,是目前我国矿山普遍采用的

9

运输道路防尘措施。

项目路面多采用碎石路面,定期对路面洒水降尘,防治扬尘措施可行。 5)排土石场粉尘

排土石场表面易干化,遇大风天气将产生扬尘。排土石场扬尘属无组织粉尘,建设工程对排土石场表面的产尘点采取洒水降尘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措施可有效防止扬尘,防治措施可行。

6)矿山废气防治

露天矿采掘、运输设备采用柴油设备,生产过程会排放一定量尾气。柴油机的有害尾气目前一般以机内净化、机外净化和乳化柴油等方式加以控制。建议采用净化、催化效果良好的柴油设备,同时可考虑使用乳化柴油。

综上所述,露天采矿在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后,可取得良好的防尘效果,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3)主要要求

1)采矿作业中应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二次爆破量。

2)优化露天矿山防尘设计,配备的洒水车和喷雾洒水装置应定时洒水。 3)对采矿工作面、排土石场、爆破堆、道路等产尘点洒水降尘,保证洒水次数和降尘效果。同时可根据场地的干湿程度,控制洒水次数和洒水量,节约用水。

4)对采场作业区及运输道路环境定期监测,使采场扬尘满足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1.0mg/m3)的要求。

5)对运输车辆和其它燃油动力机械定期检测、检修、维护,确保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到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2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采矿矿坑水 1)工程拟采取的措施

K2柏树梁采区为山坡露天矿转深凹露天矿,前期自然排水;后期深凹露天后最后一个台阶时,在采场坑底处设集水坑,采用潜水泵将水排至露天坑外。

K1烂田湾采区和K3池坪梁采区均为山坡露天矿,整个生产服务期内全部可以采用自然排水方式。

开发利用方案提出矿坑水外排最终汇入附近河流。

10

2)存在问题

露天采矿矿坑裂隙涌水中主要为悬浮物,直接外排不符合当地地表水Ⅱ类功能区,不得新建排污口要求。同时不满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的技术政策要求。

3)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由于K2柏树梁采区在矿体开采后期有基岩裂隙水涌出,可就地利用矿坑进行贮存,采矿结束后,及时回填,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2)生产废水零排放

根据项目地质详查报告,本露天矿体采矿层全部处在基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上下盘围岩以厚大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为主,最小厚度达150m以上,岩体较完整,岩石坚硬,强度高,节理稀少,厚度巨大,产状陡倾,空间展布形态稳定,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渗透性差,隔水性能好,为矿区内主要隔水层。露天矿开采将剥离风化层及其顶板岩层,当开采面低于基岩裂隙含水层时,裂隙水将向采场边帮渗透外泄。

本项目K1烂田湾采区和K3池坪梁采区均为山坡露天矿,采矿过程中无裂隙水涌出。K2柏树梁采区在开采最后一个台阶时,为山坡露天转凹陷露天矿,即开采标高为1030 m~1020 m时,最终将形成一个深10m,底面积为2875㎡的深坑,同时将有裂隙水涌出,贮存于坑内。K2矿体开采结束后,可将前期开采矿体产生的废土石运到该矿坑进行回填,回填时,重点放在基岩裂隙水出口处,封堵基岩裂隙水,使水量逐渐减小,最终无水涌出,然后按采矿场退役后生态恢复措施进行植被恢复。

(3)排土石场淋滤水

各排土石场上游设截洪沟,两侧设排洪沟,下游设拦渣墙,减少排土石场接水面积;暴雨季节排土石场内少量淋滤水,经坝底渗出场外。 3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

(1)工程拟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

1)选择低噪声设备、提高设备安装质量,降低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2)合理设计爆破工艺,采取控制爆破技术,降低爆破作业产生的噪声及震动,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降低爆破振动和噪声。

3)对接触噪声源的操作人员,采用个体防护措施,佩戴耳塞、耳罩、防声棉和帽盔等。

11

(2)噪声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

多排孔微差爆破,是国内目前多数大型露天矿采用的比较先进的爆破技术,经实践证明,微差爆破的噪声和振动强度比齐发爆破可降低30~65%。从爆破噪声分析结果可知,爆破昼间间断运行,加上山体阻隔,对采场周围环境敏感点噪声影响较小。

(3)主要要求与建议

1)优化设备选型,采用节能、高效和低噪声设备。

2)严禁夜间爆破。爆破产生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与微差爆破时最大段起爆药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严格控制最大段起爆药量和总药量,使爆破振动强度尽可能减小。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工程拟采取的固废处置措施

采矿工程共产生废土石约118.11万m3,拟对废土石分别堆放在各自的排土石场处置。用推土机将排土石场山坡推成台阶状,台阶宽2~3m,平台上修筑排水沟,各排土石场底部铺设大块岩石,以便形成渗流通道;上游及两侧设截排水沟,下游设拦土石坝。

(2)固废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 1)排土石场容量分析

采矿区共产生废土石约118.11×104m3,其中:烂田湾采区产生废土石约68.61×104m3,柏树梁采区产生废土石约44.37×104m3,池坪梁采区产生废土石约5.13×104m3。而烂田湾采区排土石场设计容量为72.53×104m3,柏树梁采区排土石场设计容量为46.82×104m3。池坪梁采区排土石场设计容量为5.94×104m3,可以满足矿区采矿废土石处置需要。

2)废土石处置的可行性

采矿区共产生废土石约118.11×104m3,根据废石毒性浸出试验,该废石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排土石场的容量满足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废土石量。开发利用方案给出三个排土石场分别在上游及两侧设截排水沟,下游设拦渣坝。

由于废土石遇洪水冲刷易产生垮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先修建拦渣坝、截排水设施,然后再处置废土石,最终实现排土石场土地复垦。实现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