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0ad5bdb8f67c1cfbd6b832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移动模架造桥机组装件最大吊装重量为110吨,(即先将1#主梁、2#主梁、3#主梁组装一体后吊装),选用两台起重机抬吊箱型梁,其单台220吨起重机回转半径8m。臂长24.6m,最大起重量为77吨。

两机起重量为2×77=154吨 两台抬吊安全系数取为:0.8 两机起重量: 154×0.8=123.2吨

两机安全起重量:123.2吨 >5节主梁+4个牛腿总重=110吨 可以安全满足吊装需要。 6.3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检查

1、造桥机检查及模板调整 ①、造桥机检查:

造桥机现场组装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生产。在组装时,根据移动模架设计图纸,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于高强螺栓连接面逐一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摩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采取初拧、终拧,循环重复操作,使每一高强螺栓都达到设计扭矩值,并对扭矩扳手定期进行标定,保证连接面的受力强度,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有影响的构(配)件必须剔除或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例行检查:

a、高强螺栓是否损伤和破坏; b、供电线路是否完好;

c、液压管路阀件是否损坏,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d、支承主梁的四个顶升油缸是否锁定;

- 13 -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e、机构防雨措施是否到位; f、有无漏油现象;

g、检查各种仪表及指示灯是否指示正常; h、检查电气配线是否连好、安全;

i、液压系统工作前应检查油箱油位情况,各种球阀应在开启位置,若系统长期未工作或更换新油后,应向油泵、油马达壳体充清洁油,保证其轴承的可靠润滑。

j、检查主结构件有无塑性变形、有无油漆剥落现象; k、检查支撑螺杆有无损伤、有无弯曲; l、检查模板有无变形。

③、造桥机处于完全合拢状态,检查安装误差,并做好记录。 ④、按制梁要求调整制梁标高。 2、外模板调整:

整个造桥机模床已在待制梁跨正确就位。以底模中缝之前后两端点为测量点,已使模床在横向、纵向、竖向三个方向定位。底模左右两半已连接,四个模架水平顶顶紧,四个顶升油缸的机械螺母锁紧。

①、底模调整:

a、底模中缝作为模架对称中心应与现浇梁纵向中心线重合,位置偏差不大于2mm。

b、所有接缝外观要平滑,无突变现象,涂刷脱模漆;接缝处用δ3泡膜胶填充,使其密贴。

c、墩顶处设置散模,散模与底模接缝处用δ3泡沫胶填充。 d、底模预拱度,根据堆载试验后测得数据进行调整预拱度。预拱度是通过调整底模横联上的螺旋顶进行的,调定后曲面连贯,并填缝。

- 14 -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②、侧模调整:

侧模预拱度随底模一起起拱,侧模也进行相应的线型调整,手动调整支撑螺杆。起拱后,侧模间隙、面板接缝处要用δ3泡膜胶填充。调整好后涂刷模板漆。

③、底模及侧模调整要求:

模板平整度每米允差2mm,所有接缝外观要平滑,无突变现象。侧模总长度32600±10mm。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施工中沉降量观测的情况,进行预拱度调整。移动模架在每次浇筑前都要进行预拱度调整。

3、内模安装及调整:

内模首次拼装前,应将表面浮锈打磨清理干净,涂刷模板漆,拼装时由跨中开始先拼装内支撑框架,内模在底板处的支撑为工钢底脚下垫混凝土垫块形式,工钢支撑沿线路纵向间距一米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内模模板与内模框架间采用螺栓连接,调整模板平整度每米允差2mm,所有接缝外观要平滑,无突变现象。内模总长度32600±10mm。

4、端模安装:

端模安装在钢筋绑扎前一次完成。

端模底板下部与墩顶散模栓接。腹板分左右各一块安装并与四周相邻模板栓接。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允差3mm。

5、高强螺栓紧固技术要求 ①、螺栓穿入连接孔规定 A每条螺栓自由状态进入。

B螺栓穿入连接孔时,不允许锤击进入。

C大六角头螺栓前、后各一个垫片,第一个穿入的垫片圆弧倒角面与

- 15 -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螺栓底面贴合,第二个穿入的垫片圆弧倒角面与螺帽贴合。

②、高强螺栓的紧固顺序

A每组螺栓紧固时由中间开始,均匀的向两端放射性的禁固,“严禁由外向内紧固螺栓”。

B每组箱口紧固时,先两侧腹板,后上下翼板。 ③、高强螺栓紧固力规定

A第一次初拧螺栓的紧固力及扭矩(10.9级螺栓) a、螺栓规格 M24 M30 b、初拧螺栓的紧固力P 110KN 177KN c、初拧螺栓的扭矩 327.4N.m 669N.m B第二次终拧螺栓的紧固力及扭矩(10.9级螺栓) a、螺栓规格 M24 M30 b、终拧螺栓的紧固力 225KN 355KN c、终拧螺栓的扭矩 669.6N.m 1342N.m ④、高强螺栓紧固后的检查

A联接板与腹板/上、下盖板之间的间隙<1mm,塞尺检查。 B扭矩扳手,误差控制在±3%。

C使用扭矩扳手检查终拧紧固力即终拧扭矩时,终拧扭矩达到规定值偏差的±10%即为合格。

方法:“松扣”,“回扣法”,将螺母拧松回退<60○,再拧到原 位,(先划一条线,回位原线重合)时测得的扭矩。

D小捶敲击法

用0.3~0.5kg重的小捶敲击螺母,手按在螺母的一边,按的位置靠近螺母垫圈处。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