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0ad5bdb8f67c1cfbd6b832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7)、定尺挡板的位置固定后应复核。

(8)、不带弯钩的钢筋长于5m裁切长度误差为±20mm,短于5m裁切长度误差为±10mm。

(9)、带弯钩及弯折的钢筋应考虑钢筋弯折后的伸长量,要根据实际伸长量下料,长度误差为+d(d为公称直径)。

2、钢筋绑扎

(1)、按设计图纸要求,控制钢筋位置做好预扎架。

(2)、钢筋的安放顺序:无论是底板还是顶板钢筋,都应先安放底层横向钢筋,再安放纵向钢筋,最后安放面层横向钢筋。对于腹板钢筋,先安放竖向钢筋,再穿纵向钢筋。

(3)、钢筋两端及转角处的交叉点均应用铁丝绑扎结实。 (4)、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封闭口两端绑扎牢固。 (5)、底板顶层变截面及转角处钢筋应满扎。 (6)、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7)、钢筋绑扎用φ0.7~1.0mm铁丝,按逐点改变绕线方向(即八字形)交错扎结牢固。钢筋绑扎方法一般采用一面顺扣,其要领是扎丝扣伸出钢筋底部要短。

(8)、绑扎时应注意提钩扭结,如有扭断或松脱现象,应重新绑扎。 (9)、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底模、侧模之间,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垫砂浆垫块(砂浆垫块强度应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底模上的垫块距边缘应不小于10cm,垫块密度以能支持钢筋骨架不变形为度。

(13)、在受拉区,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截面面积在“同一截面”内(50cm)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且应

- 21 -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3、波纹管的制作安装

(1)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2) 波纹管管道和其接头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防止水泥浆渗漏及抽真空时漏气;且其强度应足以保持管道的形状,以防止在搬运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损坏。

波纹管在布管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管道坐标进行放样,设置定位钢筋。定位网应定位牢固,使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管道不产生移位,定位钢筋网片的布置采用由梁端锚下向跨中每间隔500mm设一个定位网片,定位网片采用Ф12的Q235钢筋,为减小管道摩阻损失,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大定位钢筋直径、减小定位网纵向间距以及定位网钢筋与梁体钢筋焊接为一体的办法保证管道位置准确。

(3) 波纹管的接长连接:采用比其直径大的波纹管连接,在接头处用透明胶带缠绕封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

(4) 波纹管与锚垫板的连接:用同一材料同一规格连接头连接,连接后用密封胶封口。

(5) 所有管道的压浆孔应设在锚座上。压浆管最小内径为20mm。 (6) 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 22 -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见表:

梁体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梁长方向 坐标 1 2 间距 6.6.3、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检查 (1) 检查预埋件是否齐全

预埋件有:支座预埋件、接触网预埋件、防落梁预埋件、剪力齿槽预埋件、侧向挡块预埋件、伸缩缝预埋件、综合接地预埋件、排水系统泄水管、通气孔PVC管、测温预埋件、各种预埋钢筋。 (2) 预埋件定位是否准确

各预埋件相对位置由测量队借助全站仪配合钢尺进行定位,标高采用水准仪定位,梁面混凝土浇注时要重新并修整预埋件埋设的准确性。接触网支柱预埋件用线锥复核其垂直度。

(3)移动模架冬季保温棚检查,在梁体混凝土浇筑前,要确保底板、腹板的暖棚包裹完毕,顶板的包裹材料也要准备齐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组织对混凝土进行包裹,加热升温养护。

(4)浇筑混凝土前要用鼓风机将模板彻底清除一遍,将模板上面的

- 23 -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30 用尺量 6 6 6 用尺量 6 梁高方向 梁宽方向 同排 上下层 白石牧马河特大桥现浇简支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焊渣、焊条头、烟头等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2、浇筑过程控制

A.所有混凝土原材料必须合格,砂、石做筛分试验,符合级配要求,水泥做强度、安定性试验。

B.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设计和试验配制确定,以保证配制的混凝土满足施工所需的和易性、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技术要求。

C.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模板温度在5℃~3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在5℃~35℃。

D.混凝土浇筑从跨中向两端,按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在混凝土工厂集中拌制,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至待浇梁体,同时采用两台输送泵对称泵送浇筑。

E.浇筑混凝土时按梁的断面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地进行,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不小于1.5m,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混凝土入模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负责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的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将所有部位均振捣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每处振捣完毕后,慢慢提出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其他预埋件。

F.指定专人填写施工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坍落度、拌合时间、质量、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进度和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

G.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测温系统不受破坏。 H.梁体混凝土应采取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在全梁范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