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古代戏剧,话剧 01 苦难与奇冤靠谁做主-读《窦娥冤》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中语文 古代戏剧,话剧 01 苦难与奇冤靠谁做主-读《窦娥冤》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24f04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0b

苦难与奇冤靠谁做主——读《窦娥冤》

一、解题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 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 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 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 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二、必要的元杂剧知识

1. 中国古代的戏曲发展到元朝,被广泛地称作“杂剧”。 其实这个名词是在唐朝就有的。“杂”这个字,古代是这样写 的“雜”,它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五彩相会”,也就是 许多种颜色、色彩交会在一起,非常绚丽、缤纷的样子。元杂 剧曲词的优美、情节的生动以及人物的鲜活,为它在中国的文 学史上奠定了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它是无愧于这个“杂”字 的。

2. 元杂剧的结构体例:“四折一楔子” 折:类似现代话剧的“幕”

楔子:类似现代话剧的“序幕”或“过场” 3. 宫调、曲牌、宾白、科介 常见的宫调及其情感基调

正宫—惆怅雄壮 仙吕—清新绵邈 黄钟—富贵缠绵 南吕—感叹伤悲 双调—健捷激袅 4.元杂剧的主要角色

男主角 — 女主角 — 次要角色 —

其他:卜儿、孛老、邦老等 5.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 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 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练习1、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 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 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 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 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 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 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 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答案:D 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三、“元曲四大家”及关汉卿

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 白 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裴少俊墙头马上》

关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创作杂剧67部, 今存大约18种。“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四、情节梳理

1.全文情节

《感天动地窦娥冤》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 《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写窦娥一生的悲惨遭遇:幼年

因家贫卖给蔡家作童养媳,婚后丈夫夭亡,婆媳相依为命。蔡 母出门索债,被赛卢医骗到郊外,企图谋害,适遇张驴儿及其 父救下,强逼婆媳嫁给他父子二人 ,窦娥坚拒 。张驴儿阴谋 毒死蔡婆,不意却害死其父,转而诬陷窦娥。官府严刑逼讯, 窦娥为救护婆婆,屈打成招,判处斩刑。临刑时,窦娥发下三 条誓愿:一要在刀过头落后,颈血飞溅丈二白练之上;二要六 月降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当地大旱3年。果然一一应验。 三年后,其父窦天章出任廉访使,窦娥鬼魂向父诉冤,终得昭 雪。

2.节选情节梳理

赴刑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 后街诀别:补述身世,嘱托后事

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五、关键唱词赏析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 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 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 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 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 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 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 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 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 荒阡?……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 年。

概括三桩誓愿

顺序 内容 所用典故 实质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的

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因邹衍 希望自己的冤屈

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桩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孝妇冤 希望上天能够惩

治邪恶

诉说冤屈

赴法场 怀疑质问 怨(反抗精神)

揭露社会 彻底否定

哀走后街 (悬念)

见蔡婆 遇见蔡婆 (巧合) 悲(温顺善良) 立下遗嘱(曲白相生)

血溅白练(让人知其冤屈)

誓 愿 六月飞雪(上天得到反应) 恨 (全剧高潮

亢旱三年(上天能惩邪恶) 反抗顶点)

六、拓展阅读

1. 明代人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 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 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 夫妻母子重相会”。

2.王国维的评价:“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练习2、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 是( )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 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 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 的反抗精神。

答案:C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

格特征。

七、回忆整理你的收获,你的课堂感受,你的思考与疑惑…… (欢迎发布到互帮互学或作文天地栏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