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326c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a

D、根据v=可判断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R1与R2串联,【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

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的阻值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错误;

由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正确. 故选B.

7.泸州沱江二桥复线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一密度为3×103kg/m3的密闭正方体构件被钢绳缓慢竖直吊入江水中,在匀速沉入江水的过程中,构件下表面到江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N/kg,江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

A.当h=1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

B.当h=2m时,构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2.4×105N

C.当h=3m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大小为2.0×104Pa

第 9 页 共 18 页

D.当h=4m时,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大小为1.6×105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1)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据此即可判断构件在江水中的位置;

(2)根据构件恰好浸没时得出正方体构件的边长,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利用F浮=ρ水gV排求出构件所受的浮力;

(3)利用p=ρ水gh即可求出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4)利用G=ρ物gV求出重力,则钢丝绳的拉力等于构件的重力减去浮力.

【解答】解:A、在浸没前,物体下降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物体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由图可知当h=2m时浮力不变,所以构件此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故A错误;

B、当h=2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则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V=(2m)3=8m3,

构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8m3=8×104N,故B错误; C、当h=3m时,构件底部所处的深度为3m,

则受到江水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3m=3×104Pa,故C错误; D、当h=4m时,由于构件已经浸没在江水中,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

F拉=G﹣F浮=ρ物gV﹣F浮=3×103kg/m3×10N/kg×8m3﹣8×104N=1.6×105N,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大小为F1的拉力将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 100 W,如利用该装置使该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则F1 等于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从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根据F=(G+G轮)求出拉力;拉力端移动距离s=2h,知道拉力的大小,可利用公式W总=Fs计算出拉力做的总功;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再利用公式η=

×100%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知道做功的时间,可利用公式P=计算出拉力的功率;

(3)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下降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F=(G+G轮). 【解答】解:

(1)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2,

第 10 页 共 18 页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G+G轮)==250N,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做功:W总=F1s=250N×4m=1000J, 有用功:W有用=Gh=400N×2m=8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2)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100W;

(3)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F2=(G+G轮),所以F1=F2. 故答案为:80%;100;等于.

9.把重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装有足够多水的大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处于 漂浮 状态(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此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 8 N,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800 Pa.(已知ρ水=1.0×103kg/m3,取g=10N/kg)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已知物块的边长,可求物块的体积,已知物块的重力可求物块的质量,根据公式ρ=可求物块的密度,再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即可知道物体的在水中的浮沉状态;从而求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再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求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进一步求出浸入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解答】解:物块的体积V=(0.1m)3=0.001m3; 物块的质量:m==

=0.8kg;

=0.8×103kg/m3<1.0×103kg/m3;

物块的密度ρ==

即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块在水中将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8N;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8×10﹣4m3;

浸入的深度h===0.08m;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p=ρ水gh=1000kg/m3×10N/kg×0.08m=800Pa. 故答案为:漂浮;8;800.

10.如图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水平力F向右推动长木板,长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当长木板运动到桌面的右

第 11 页 共 18 页

边缘时,立即撤去水平推力F,由于长木板具有 惯性 将继续向右运动,直到长木板的三分之一离开桌面时刚好停止,此时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p1 小于 p2,在撤去推力到长木板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长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则f1 等于 f2.(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惯性;摩擦力的大小;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p=,通过分析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压强的变化;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1)当长木板运动到桌面的右边缘时,立即撤去水平推力F,由于长木板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将继续向右运动;

(2)直到长木板的三分之一离开桌面时,长木板的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小,根据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则p1小于p2,

(3)在撤去推力到长木板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长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则f1等于f2. 故答案为:惯性;小于;等于.

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钩码的重力大小为 2 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时,钩码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0 N.从开始提升到hA=30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钩码做功为 0.4 J.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功的计算. 【分析】(1)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运动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3)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拉力才对钩码做功,根据拉力的大小和钩码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解答】解:

(1)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根据图乙可知,钩码所受的重力为2N;

(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时,钩码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零;

(3)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钩码通过的距离为30cm﹣10cm=20cm=0.2m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钩码做功:W=Fs=2N×0.2m=0.4J.

第 12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