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笔记(全面、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病理学笔记(全面、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406e7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7

脑软化:脑小灶状梗死: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或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梗死,形成小软化灶

脑动脉病变——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重者纤维素样坏死,继发血栓形成;二者均可继发微动脉瘤形成

脑出血:管壁破裂出血,最常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可导致脑水肿及脑疝。

基底节区域出血原因:该区域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成直角分支,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破裂出血。

(4)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

(二)恶性(急进型)高血压

1、基本病变:特征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

(1)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累及中膜和内膜,并有血浆内渗,使管壁极度增厚

(2)小动脉: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内膜增厚,SMC增生,呈同心圆样排列,形成层状洋葱皮样病变。

2、对机体的影响:主要累及脑、肾

(1)肾:入球小动脉及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小灶状梗死。肉眼:肾表面有多数出血点;切面有多数斑点状微梗死灶。 (2)脑:局部缺血,微梗死灶、出血。

四、良、恶性高血压的鉴别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定义:广泛累及大、中动脉,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在大、中血管的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继发坏死,形成粥样斑块,常造成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及血管壁硬化的疾病,相应器官可出现缺血性改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致病因素:

1、血脂异常:AS的严重程度随胆固醇的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浆LDL、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与AS发病率呈正相关。 氧化LDL是最重要的致粥样硬化因子。HDL具有保护作用。 2、高血压 3、吸烟

4、相关疾病: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症; 5、年龄

6、其它:性别,感染,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脂源性学说、致突变学说、损伤应答学说及受体缺失学说等。

二、基本病变: (一)脂纹(期):脂纹(fatty streak)是AS早期病变。动脉内膜上出现帽针头大小斑点及宽约1~2mm、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不隆起或稍微隆起于内膜表面。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出口处。镜下为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来源:血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SMC。内含脂质成分,体积大,胞质内含有大量小空泡。

(二)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期): 肉眼观,为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随着斑块表层的胶原纤维不断增加及玻璃样变,脂质被埋于深层,斑块乃逐渐变为瓷白色。镜检下,大量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大量SMC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纤维帽之下有不等量的增生的SMC、巨噬细胞及两种泡沫细胞,以及细胞外脂质及基质。 (三)粥样斑块(期):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亦称粥瘤(atheroma)。肉眼观为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由脂质和坏死崩解物质混合而成)镜下,纤维帽玻璃样变,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内见胆固醇结晶(石蜡切片上为针状空隙)、钙化等。底部和边缘可有肉芽组织增生,外周可见少许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中膜SMC呈不同程度萎缩,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新生毛细血管、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三、继发性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一)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二)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栓塞 (三)血栓形成:引起梗死 (四)钙化

(五)动脉瘤(aneurysm)形成:真性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向外膨胀;夹层动脉瘤——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

四、主要动脉的病变: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以腹主动脉病变最为严重,依次为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易形成动脉瘤。

(二)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脑萎缩、脑梗死。

(三)肾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于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导致AS性固缩肾。 (四)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常发生在下肢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及前后胫动脉。导致肌萎缩、跛行,坏疽。

(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一、定义 二、病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前降支为主;狭窄,继发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缺血性心脏病。 2、动脉痉挛:心性急死者只有30-50%有血栓形成 3、冠脉炎症:较少见

三、病变:

(一)心绞痛: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反射性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仅在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出现,斑块阻塞管腔>70% 不稳定型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引发,镜下常见因弥漫性心肌细胞坏死而引起心肌纤维化

变异性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亦可发作痉挛。

(二)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导致供血区持续缺血所致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1、好发部位:左冠脉>右冠脉

50% 左前降支—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 25% :右冠脉—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右心室 其它:左回旋支—左室侧壁

2、范围:广泛小灶状梗死,累及各层,少数只累及心内膜下。 心内膜下MI:累及心室壁内层1/3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

多发性小灶性坏死,0.5-1.5cm

通常病变分布不限于某只冠状动脉的供血范围,病变严重时引起环状梗死

(circumferential infarction)

通常有冠状动脉三大支严重AS

透壁性MI:典型类型。区域性MI(regional MI) MI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一致。

病灶较大,2.5cm以上累及心室壁全层或2/3,多发生在左前降支 3、病变

贫血性梗死: 肉眼:梗死区形状不规则;镜下:早期—心肌凝固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4天后,梗死灶外围出现充血出血带;7天-2周,边缘区开始出现肉芽组织,3周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

4、合并症:

(1)心力衰竭:累及二尖瓣乳头肌,可致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2)心脏破裂:梗死后2周内发生,好发部位左心室下1/3处、室间隔和左心室乳头肌。发生于左心室前壁者,还可继发心包填塞,导致迅速死亡。

(3)室壁瘤:常见于MI的愈合期。多发生于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原因是:梗死的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左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形成局限性的向外膨隆。

(4)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MI造成心内膜粗糙,或室壁瘤造成血流形成涡流。 (5)心源性休克:MI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著↓→休克。 (6)心律失常:MI累及传导束。 (7)急性心包炎:MI后2-4天发生。

第六节 心肌病

一、原发性心肌病:三型

(一)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属于心肌病中最常见类型,约占90%。

病变特征:进行性心肌肥大、心腔扩张和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内膜增厚,常见附壁血栓。 镜下:心肌细胞肥大、变性(肌原纤维减少);间质纤维化

(二)肥厚性心肌病:50%家族性

特征:左心室显著肥厚、室间隔不对称增厚、舒张期心室充盈异常,左心室流出道受阻。 病理:心脏增大,室间隔不规则增厚;心肌细胞异常肥大,心肌纤维走行紊乱。 临床:心输出量下降,肺动脉高压可致呼吸困难。

(三)限制性心肌病: 特征:心室充盈受限。

病变:心室内膜和内膜下心肌进行性纤维化(以心尖部为重),导致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

腔狭窄。

二、克山病

病理特征:心肌严重的变性、坏死和瘢痕形成。心腔扩大,心室壁变薄,心尖部为重,心脏呈球形。

第七节 心肌炎

一、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二、分类: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免疫反应性、孤立性。 三、病变特点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病理变化:坏死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弥漫性细胞浸润,淋巴单核细胞为主,心肌成条索状。晚期,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腔扩张。

(二)孤立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

1、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心肌间质或小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等浸润。早期心肌细胞很少变性,坏死。

2、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局灶的心肌内可见灶性坏死和肉芽肿的形成。

(三)免疫反应性心肌炎: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间质性炎。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冒:寒冷气候;病毒感染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最常见的是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球菌等。 吸烟: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大气污染和过敏因素;

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二)病理变化:各级支气管均可受累。早期常限于较大的气管——发展累及较小的和细支气管。反复的损伤和修复。

1、粘膜上皮病变:纤毛倒伏、脱失。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增多,并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2、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发生粘液化。 3、管壁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4、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软骨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 (三)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咳痰、喘息。痰一般呈白色粘液泡沫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