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69ff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f

A.该方法假定地基土压缩时不发生侧向变形 B.该方法按天然土层分层

C.该方法采用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概念 D.该方法引入了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E.该方法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小于等于0.2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2)( AE )一般压力作用下,计算土体压缩量时可以忽略

A.孔隙水的压缩 B.孔隙水的排出 C.孔隙气体的压缩 D.孔隙气体的排出 E.土颗粒的压缩 5、简答题:

1)土的压缩性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如何利用这些指标判断土的压缩性? 2)简述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异同。 3)土的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有何影响?

4)在饱和土一维固结过程中,土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是如何变化的? 5)土的最终沉降量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意义如何? 6、计算题:

1)某饱和粘土层的厚度为10 m,地面作用大面积荷载p0 = 150 kPa。已知该粘土的压缩模量为Es?5MPa,竖向固结系数Cv = 12 m2/a,求粘土

层在双面排水条件下加荷1年时的沉降量。已知当应力图形为矩形时,单面排水条件下的平均固结度Ut与时间因数Tv之间的关系为

Ut?1?8?2e??2Tv4。

1)由于地面作用大面积均布荷载,所以粘土层中附加应力为均匀分布,即

?z?p0?150kPa

粘土层的最终(固结)沉降量s??zhEs?150?10?300mm 5加荷1年时,时间因素

Tv?Cvt12?1??0.48

102h2()2固结度

Ut?1?8?2exp(??2Tv4)?1?8?2exp(??2?0.484)?75%

故加荷1年时地面的沉降量为

s??s?Ut?300?0.75?225mm

p?50kPa。天然土层为两层,第一层为粗砂,厚度

4.0m,重度?2)在天然地面上大面积堆载,荷载强度

?18kN/m3,饱和重度

3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度5.0m,压缩模量Es = 5 MPa,饱和重度?sat?20kN/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0m。不计第一层粗砂?sat?18kN/m层的压缩量,试计算由于地面堆载而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压缩量为多少?当上述压缩稳定后,地下水位突然下降到粘土层顶面,试问由此而产生的附加沉降是多少?

5

p粘土?sat=20kN/m3Es=5MPa5m4m粗砂???sat=18kN/m31m

2)由于大面积荷载,所以?z?p?50kPa

由于地面堆载而引起的粘土层最终压缩量为

s??zHEs?50?5?50mm 5地下水位下降后,粘土层中自重应力增量为

??cz?(????)h?(18?8)?3?30kPa

因此而引起的附加沉降为

s???czH30?5??30mm

Es53)某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为:第一层为软粘土层,厚度H=4m,天然重度?=17.5kN/m3,平均压缩模量Es=2.5MPa;其下为密实状态的粗砂层,很厚。今在地面上大面积填筑厚度为h重度?1=18kN/m3的砂土层,如不计新填砂土层及密实粗砂层的变形,欲使粘土层顶面产生30mm的沉降,那么h应为多少? 3)由于?s??zHEs??1hHEs,所以h?Es?s2500?0.030??1.042m H?14?184)有一厚度为3.5m的正常固结土层,在天然状态下的平均孔隙比为0.880,在某一荷载作用下,该土层的平均孔隙比降低了0.120,试计算在该荷载作用下土层顶面的沉降量。 4)Sc??eh0.120?3.5??0.223m 1?e1?0.8805)某饱和粘土层,厚度为10m,竖向固结系数Cv?1.2?105cm2/年,在大面积荷载作用下最终固结沉降量为180mm,单面排水。试求:(1)加荷

?一年时的固结沉降量;(2)固结沉降量达到90mm所需要的时间。(提示:当平均固结度Ut小于60%时,Ut与时间因素Tv的关系为Tv?4Ut2)

Cvt1.2?105?15)(1)Tv???0.12 22H(10?100) 由于Tv??4Ut2, 所以Ut?4Tv??0.39

Sct?UtSc?0.39?180?70mm

6

(2)Ut?Sct/Sc?90/180?0.5

2Tv??4UtTvH20.196?(10?100)2?0.196,所以t???1.63年 5Cv1.2?106)设某场地地层均匀,上层为淤泥,厚10 m,压缩模量Es = 4 MPa,下层为基岩。已知某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如图所示,求地基平均固结度达到80%时,地面的沉降量是多少?

A100 kPa?zB20kPaz10m

6)淤泥层中附加应力图面积为

A??zA??zB2h?100?20?10?600kPa?m 2地面的最终沉降量为

S??A600??150mm Es4 当U = 80%时,地面的沉降量为

S??S??U?150?0.8?120mm

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1、名词解释:

1)土的抗剪强度:指土抵抗剪切变形与破坏的极限能力。P157 2)砂土液化:指砂土从固体状态转变成液体状态的现象。P188 2、填空:

1)如果地基中某点的莫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离,则该点处于__弹性平衡_状态。

2)当施工速度很快、压缩土层很厚且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三轴仪 不固结不排水剪 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P184 3)已知某点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300kPa和140kPa,则该点摩尔应力圆的圆心为 (0,220)。P161 4)对孔隙比大于临界孔隙比的砂土样进行剪切时,其体积将 减小 。P187 5)不同试验方法下的有效应力强度存在着 唯一 关系的特征。P170

6)天然土层中同一深度处竖直面上的抗剪强度在数值上要 小于 水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7)粘性土的含水量越大,则其抗剪强度越 低 。P173

8)在不排水剪切过程中,饱和试样的孔隙压力系数B__等于___1。P172 3、单项选择题:

1)( C )某饱和粘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0kPa,其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 P168

A.200kPa B.100kPa C.50kPa D.25kPa

2)( A )已知土的内摩擦角?>0,当其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通过该点的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P161

A.45???/2 B.45???/2 C.45? D.45???

3)( C )对饱和粘性土进行下列剪切试验时,在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始终为零的是P181

7

A.不固结不排水剪 B.固结不排水剪 C.固结排水剪 D.快剪

4)( A )饱和软粘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当所加围压为100kPa时,其孔隙水压力u的值为P172

A.100kPa B.50kPa C.90kPa D.110kPa

5)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得到土的抗剪强度为?f,则可认为是( A )P170 A.土的不排水强度cu B.固结不排水剪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cu C.固结排水剪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d D.土的有效强度指标c?

6)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P181 A.有效应力圆在总应力圆的左侧 B.有效应力圆在总应力圆的右侧 C.有效应力圆与总应力圆是同一应力圆 D.无法确定有效应力圆 4、简答题:

1)试说明抗剪强度的来源。对一定的土类,其抗剪强度指标是否为一定值?为什么?

2)何谓土的极限平衡状态和极限平衡条件?试用摩尔-库仑强度理论推求土体极限平衡条件的表达式。

3)土体中首先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否就是剪应力最大的平面?为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剪切破坏面与最大剪应力面是一致的?在通常情况下,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面之间的夹角是多少? 4)简述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的优缺点。

5)试比较粘性土在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的三轴试验中,其应力条件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有何特点?并说明所得的抗剪强度指标各自的适用范围。 6)试说明在饱和粘性土的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过程中不管用总应力还是有效应力表示,其摩尔应力圆的半径为何都不变? 5、计算题:

1)一饱和粘性土试样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施加周围压力?3= 196 kPa,试样破坏时的主应力差?1??3= 274 kPa,测得孔隙水

压力u = 176 kPa,已知该土样的有效内摩擦角为??= 26°,试求破坏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以及试样的有效粘聚力c?。 解:由于已知该土样的有效内摩擦角为??= 26°,所以

?450???/2=58°

由试验得?1?274?196?470kPa, ?3?196kPa

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成?破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

1111(?1??3)?(?1??3)cos2??(470?196)?(470?196)cos1160?273kPa 222211??(?1??3)sin2??(470?196)sin1160?123kPa

22??在破坏面上的有效正应力为??由于此时?f???u?273?176?97kPa

???c????tan??,所以,c??75.7kPa

2)已知某粘性土地基的抗剪强度指标分别为? = 26°,c = 20 kPa,地基中某点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 300 kPa,?3= 123.75 kPa,试问该点处于什么状态?

解:当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1= 300 kPa所对应的小主应力应满足

???3p??1tan2(450?)?2ctan(450?)22 002626?300tan2(450?)?2?20tan(450?)?92kPa22而?3p

??3= 123.75 kP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