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备课(一二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五年级数学下册备课(一二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79f328aaea998fcc220eaa

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 3 教时 总第 14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例3、例4、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体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两种正方形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先学提纲”,自行探究。

先学提纲:

1.准备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两种正方形.

2.用正方形铺这个长方形,哪一种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先铺一铺,再思考为什么?

3.3×4=12,12是3和4的( ),3和4是12的()。 写出12、18、24的所有因数.

4.自学例4,思考12和18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18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二、交流共享

1.交流先学提纲1、2,感知因数和公因数。

(1)出示例3,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两种正方形,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

学生上台展示。集体交流: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感知:6既是1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

(2)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都能正好铺满。

(3)感悟: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

37

调整与思考:

的公因数。

(4)追问:为什么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2.交流先学提纲3、4,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根据3×4=12,说一说12是3和4的( ),3和4是12的()。 交流12、18、24的所有因数,你是如何写出的? (2)自学例4,感悟概念。

出示例4:8和12的公因数有那些?最大公因数是几?【着重交流方法】 方法1:

8的因数:1、2、4、8 ; 12的因数: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 方法2:

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 8的因数:1、2、4、8,其中1、2、4也是12的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 方法3:

12的因数:1、2、3、4、6、12;其中1、2、4、也是8的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最大的公因数是4

比较:先找12的因数,与先找8的因数比较,体现方法的优化。 用集合图表示8和12的因数和公因数。 观察比较,感受公因数的有限性。

提问:公因数的集合圈与公倍数和什么不同?为什么公因数集合圈中不需要省略号?

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有限性”推想出“两个数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练习:12和18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18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交流时说清各自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基础练习:

(1)完成“练一练”。进一步理解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感受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2)完成“练习五”第1题。 独立完成。

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15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3)完成“练习五”第2题。 按要求填表。

8和1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8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10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38

调整与思考:

8、10、20的公因数你能找到吗? (4)完成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学生独立完成。提问: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6和24的公因数吗?

(5)完成第4题。 理解题意。

每组中两个数有没有公因数2,关键看什么? 有没有公因数3,有没有公因数5,怎样看呢? 6和27没有公因数2,有没有公因数3呢? 24和42有公因数2和3吗? (6)完成“练习五”第5题。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能很快找出6和9的最大公因数? 20和30可以怎样很快找出最大公因数呢? 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提高练习:

有两个50以内的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讲讲你今天收获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19页 板书设计:

公因数

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39

调整与思考:

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练习(一)第 4 教时 总第 15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练习五第6~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与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方法灵活快捷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先学提纲”,自行探究。 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找出8和20;7和21;4和15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比较:这三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各有什么特点? 3.找出下列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5/45 9/36 10/70 二、交流共享

1.交流先学提纲1,再现知识。

从24、36、12、4中任意选择几个数,用因数、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各说一句话。

(1)独立思考后,小组相互交流后再集体讲评。

(2)揭示课题。通过比较,理解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2.交流先学提纲2,提升感知。 (1)找出8和20;7和21;4和15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比较:这三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各有什么特点? 最大公因数可能是两个数中的一个,也可能是1。 (2)练习感悟(练习五第6题)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7 3和5 8和9 11和33 60和12 12和1 4和15 (1)独立完成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0

调整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