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工程造价基本概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7fa8b3bceb19e8b8f6bada

? ?

造价员考试《基础知识》精华考点汇总 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1.工程造价两种含义:

(1)广义的概念:工程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属于投资管理范畴,主体是投资者,目标是决策正确性,完善功能,降低成本。 (2)狭义的概念:工程承发包价格,

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主体是承包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工程造价的特点 (1)大额性 (2)差异性 (3)动态性

(4)层次性——建设工程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造价 (5)兼容性

3.工程造价的职能——价格职能

(1)预测:投资者筹集资金、控制造价;承包者投标决策、成本管理。 (2)控制:投资者在各个阶段多次计价进行控制;承包者进行成本控制。

(3)评价:评价投资合理性、投资效益的依据;评价土地、设备、建安产品的依据;评价偿贷能力、获利能力的依据;评价承包商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依据。

(4)调节:通过工程造价对工程建设中的物质消耗水平、建设规模、投资方向进行调解。 4.如何实现各项职能

工程造价职能的实现,主要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首先,投资者、承包商和劳务提供者要使自己成为市场主体; 其次,给承包商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

第三,规范建筑市场和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最后,建立价格信息系统。 5.工程造价的作用

(1)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工程造价是项目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2)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正确的投资计划有助于合理和有效的使用资金。 (3)筹集资金的依据,

(4)评价投资效果的指标,每个项目的造价自身形成一个指标体系。 (5)合理利润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

施工措施计算规则

一、文明施工措施费按《天津市建设工程计价办法》4.3.1的规定计算。

二、临时设施措施费应以市政各专业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数乘以相应的临时设施措施费费率。

三、夜间施工措施费按《天津市建设工程计价办法》4.3.3的规定计算。

四、二次搬运措施费应以市政各专业工程预算基价中的材料费合计为计算基数,乘以相应的二次倒运费费率计算。

五、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措施费

大型机械场外包干费、自行机械包干运费(开行费)适用于外环线以内的工程,其运费按台次计算,包括进退场费用(平均按1.6次计算)。在编制工程标底报价时(或编制工程预算)应根据机械类别只计算一次运输费用。 六、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措施费

1.模板的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的实际接触面积以m2计算; 2.排水工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是按构件的实体积以m3 计算; 七、脚手架措施费

1.浅水、深水打桩或钻孔脚手的面积,均按桥宽加2m再乘以桥长计算。

2.浇筑混凝土脚手、砌砖脚手,单位为10m,是按结构立墙、隔墙长度或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计算,脚手高1.2m为一步,不足1.2m亦按一步计算。

3.浇筑混凝土满堂红脚手,按每层所浇筑混凝土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抹灰满堂红脚手,按室内屋顶或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搭拆砌围墙用竹木铁凳简易脚手架,按围墙长度计算。

6.水平运料脚手,走人或运送零星料具的各种斜道,搭拆升降架均按座计算。 八、施工排水、降水措施费 1.沟槽排水

⑴ 排水管道的沟槽排水按沟槽长度以米计算。 ⑵ 给水和煤气管道的排水台班见下列表

2.水窝子依管道长度每50m敷设一个水窝子,不足50m,按一个水窝子计算。 基坑排水按施工组织设计, 按台班计算。

顶管工作坑及井点排水的排水台班按下列规定计算。φ1000~φ1500管以40m为单位计算,周期40天,φ1650~φ1960管以34m为单位计算,周期45天,每昼夜3个台班。 管道基泵站工程采用井点排水时每机组按35根考虑

?

概算指标法

概算指标法是采用直接工程费指标,用拟建的厂房、住宅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技术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工程的概算指标,得出直接工程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编制出单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概算指标法的适用范围是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概算指标法主要适用初步设计概算编制阶段的建筑物工程土建、给排水、暖通、照明等,以及较为简单或单一的构筑工程这类单位工程编制,计算出的费用精确度不高,往往起到控制性作用。这是因为,拟建工程往往与类似工程的概算指标的技术条件不尽相同,而且概算指标编制年份的设备、材料、人工等价格与拟建工程当时当地的价格也不会一样。如果想要提高精确度。需对指标进行调整,以下列举几种调整方法。

1)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式中J—— 原概算指标 Q1——换入新结构的数量 Q2——换出旧结构的数量

P1——换入新结构的单价 P2——换出旧结构的单价

2)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

热处理

一、概述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固态金属的操作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并获得所需金属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的方法很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的。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使焊接残余应力松弛、淬硬区软化,改善内部组织结构,降低含氢量,提高耐腐蚀性、冲击韧性、蠕变极限等。 二、常用热处理方法

安装工程施工中的热处理一般分为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两部分。 (一)焊前预热

对焊件进行焊前预热,可防止或减少应力的产生。预热的作用在于提高焊接接头温度,减少焊缝金属与母材间的温差,降低焊缝冷却速度,控制钢材组织转变,避免在热影响区中形成脆性马氏体,减轻局部硬化,改善焊缝质量,同时由于预热减缓熔池冷却速度,有利于排气、排渣,故可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

焊件是否需要预热以及预热温度是多少,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淬硬性)、板厚、容器的结构刚性、焊接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一般除有色金属外,都应进行适当预热。对35#、45#钢预热温度可选用150-250℃;含碳量再增高或工件刚性很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到250-400℃;局部预热的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150-200mm。对黄铜焊接时,当壁厚为5-15mm,其预热温度为 400-500℃;壁厚大于15mm时,预热温度升高到550℃。 (二)焊后热处理

安装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焊后热处理过程主要有退火、回火、正火及淬火工艺。 1、钢的退火工艺

根据钢材的加热温度、保持时间及冷却状况可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