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八 三大题型的解题方略(含2014高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八 三大题型的解题方略(含2014高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b62776581b6bd97f19ead9

技法七 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表达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繁琐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达到迅速、准确选择的目的。

[例7]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dd

A〃1- B.1+

RR

RR-d?2

C.? D.?R-d?2 ?R???[技法渗透]

R

取特殊情况,当d=R时,重力加速度之比应该为零,排除B、D;取d=,根据黄金

2

M1

代换式GM=gR2得g∝2,重力加速度之比不等于(因为质量M不一样),排除C。答案为

R4

A。

[答案] A [针对训练]

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小球自与斜面底端P点相距0.5 m处,以4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在返回P点之前,若小球与P点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d与t的关系式为( )

A.d=4t+2.5t B.d=4t-2.5t2

C〃d=0.5+4t+2.5t2 D.d=0.5+4t-2.5t2

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t=0时小球与P相距为0.5 m,故A、B均错误;小球沿光滑足够长斜面上滑,返回过程中d一定随t减小,故C错误,D正确。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沿斜面下滑。关于物块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大小的解答,有如下四个表达式。要判断这四个表达式是否合理,你可以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根据你的判断,下列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 )

2

Mmgsin θMmgsin θA. B. M-msin2θM+msin2θMmgcos θMmgcos θC. 2 D.M-msinθM+msin2θ

解析:选D θ角的大小可取任意值,当θ=0时,压力大小为mg,A、B错误;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肯定非负,而当m?M时,C有可能为负,C错误,D正确。

技法八 对称分析法 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

9

1

(2013·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例8]4

1

电荷均匀分布,各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4

[技法渗透]

1

每个圆环在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设为E,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和对称性可知,

4

ED=0,EA=EC=E,EB=2E,故B正确。

[答案] B

[针对训练]

15.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解析:选D 由等量同种电荷或等量异种电荷的场强对称分布可推断:对正方体的上表面中心,上表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都是零,下表面的四个电荷分成两组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所以正方体的上表面中心处的合场强为零,同理各面中心处的合场强都为零;在体中心,可以将八个电荷分成四组,产生的合场强为零;而在各边中心,场强无法抵消,合场强不为零,所以D正确。

16〃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0点的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ksks

A.方向向左,大小为 B〃方向向右,大小为 mm2ks2ks

C〃方向向左,大小为 D〃方向向右,大小为 mm

解析:选D 滑块静止时,两弹簧均处于自然长度,当滑块相对0向左移的距离为s时,右边弹簧伸长了s,左边弹簧压缩了s,两个弹力的合力F合=2ks,则F合=2ks=ma,所以

10

2ks

a=,方向向右,D正确。

m

技法九 反证举例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例9]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技法渗透]

带电物体的电势可以为零,比如接地的导体,可以带电,取大地电势为零,则此物体的电势为零,A错;电场强度和电势没有必然的联系,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可以为零,也可以不为零,如两正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零,但电势不一定为零,B错;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C错;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则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D对。

[答案] D [题后感悟]

对于有“一定”的选项,只要能找到“不一定”的反例,或对于有“不可能”的选项,只要能找到“可能”的例子,就可将此选项排除。 [针对训练]

1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微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C〃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D〃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解析:选B 原来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稍微增大水平力F,静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甚至可能大小不变(方向变),A错误;F增大,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mg·cos θ+Fsin θ也增大,B正确;根据物体仍保持静止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C、D错误。

18〃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车上有一木块(木块在小车上不滑动)。此时,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A 显而易见,木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且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假设木块受水平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而木块在水平方向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而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综上可知,A正确。

11

技法十 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的单位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10] 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ρ?b+a?ρ?b-a?

A〃R= B.R= 2πab2πabρabρab

C〃R= D.R= 2π?b-a?2π?b+a?

[技法渗透]

l

由电阻定律R=ρ可知,C、D单位错误,再考虑b=a时,R应为零,可知A错误,B

S

正确。

[答案] B [题后感悟]

某一物理量的表达通式直接应用现有知识可能无法推导,或很难直接得出结果,此时可结合单位换算,判断出哪些表达式是不合理的。此类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 [针对训练]

19.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下列速度的表达式(k为比例系数,无单位)中可能正确的是( )

pkp

A〃v=k B.v=

ρρkρC〃v= D.v=kpρ

p

解析:选B 国际单位制中p的单位是N/m2,1 N=1 kg·m/s2,ρ的单位是kg/m3,代入 kpkg·m/s2m2可得= =m/s,m/s即为速度的单位,故B正确。 ρm2·kg/m3s2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距离为x,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