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稿-32+48+32m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稿-32+48+32m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d66101e87101f69e31959f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概况 .................................................................................................................... 1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1 第二节 设计资料 ...................................................................................................... 1 第三节 桥梁选型 ...................................................................................................... 3 第四节 主梁施工方法及施工阶段划分 .................................................................... 6

第二章 主梁细部尺寸拟定及材料选用 .............................................................................. 8

第一节 细部尺寸拟定 ................................................................................................ 8 第二节 材料选用 ........................................................................................................ 9

第三章 结构内力计算 .......................................................................................................... 12

第一节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2 第二节 恒载内力计算 ............................................................................................ 15 第三节 活载内力计算 ............................................................................................ 17 第四节 基础沉降引起的内力计算 ........................................................................ 28 第五节 温度荷载引起的内力计算 ........................................................................ 28 第六节 内力组合 .................................................................................................. 29

第四章 主梁配筋 .................................................................................................................. 33

第一节 预应力钢筋数量的估算 ............................................................................ 33 第二节 预应力束筋的布置 .................................................................................... 39

第五章 主梁验算 .................................................................................................................. 42

第一节 截面几何特性 .............................................................................................. 42 第二节 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 44 第三节 斜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 47 第四节 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 51 第五节 正截面抗裂验算 .......................................................................................... 54 第六节 斜截面抗裂验算 .......................................................................................... 59 第七节 应力验算 ...................................................................................................... 76 第八节 变形验算 ...................................................................................................... 79

结束语 ...................................................................................................................................... 81 致谢 .......................................................................................................................................... 82 参考文献 .................................................................................................................................. 83

1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设计概况 第一节 设计依据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函[2005] 258号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40号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2.1-2005 《铁路桥梁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防雷、电磁兼容机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9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 157号及“局部修订条文” 铁建设 [2007]90号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型钢柱》图 通化[2008]1301号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

铁建函[2008]399号文“关于做好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桥梁通用参考图实施工作的通知”

第二节 设计资料

一、设计荷载

(一)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第4.2.1采用。

2.二期恒载:轨下枕底道砟厚度为350mm,荷载包括钢轨、道砟、轨枕 、防水层、保护层、人行道栏杆、遮板或声屏障,防护墙,接触网支柱、 电缆槽盖板机竖墙等附属设施自重。有声屏障直线梁按190kN/m、曲线梁按205.9kN/m计算,无声屏障直线梁按163.3kN/m、曲线梁按179.2kN/m计算。

3.基础不均匀沉降:相邻两支点不均匀沉降△≤0.01m。 (二)活载

1.设计列车竖向荷载采用中-活载;并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的要求。客运专线采用ZK荷载。

2.列车活载的动力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中-活载 1+μ=1+α{6/(30+L)} α=4(1-h)

式中h为填土厚度(从轨底算起);L为桥梁跨度,以米计。

ZK荷载 计算剪力 φ1=0.996/(√Lφ-0.2)+0.913

2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弯矩 φ2=1.494/(√Lφ-0.2)+0.851

式中Lφ——加载长度(m),取平均跨度乘以1.3的扩大系数,当Lφ大于最大跨度时,取最大跨度。 (三)附加力

1.温度影响力:《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办理。纵向温度荷载按顶板升温5℃考虑。运梁阶段时,按竖向温度梯度20℃考虑。

2.桥上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应按列车竖向静活载的10%计算。但当与离心力或列车竖向动力作用同时计算时,制动力或牵引力应按竖向静活载的7%计算。双线桥采用一线桥的制动力或牵引力。

二、主要设计指标

(一)梁体变形限制 1.梁体竖向挠度:

在中-活载静力作用下,体竖向挠度不大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1200。 ZK活载静力作用下,体竖向挠度不大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1500。

2.在中-活载静力作用下,梁端竖向折角不应大于3‰,在ZK活载静力作用下,梁端竖向折角不应大于2‰。 (二)设计安全系数

按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1-2005)[1]规定具体见表1-1。

表1-1 设计安全系数

项目 检算条件 运营荷载下(主力) 强度安全系数 设计安全系数 运营荷载下(主+附) 安装荷载下 运营荷载下 抗裂安全系数 安装荷载下 Kf≥1.1 控制条件 K≥2.2 K≥1.98 K≥1.8 Kf≥1.2

3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节 桥梁选型

一、概述

桥梁是跨越河流,峡谷或其他交通线路时通济利涉的建筑物。它随着交通功能的需要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力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精心设计和精心施工而成,是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三位一体的产物。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体现出人类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遗产。

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但铸铁抗冲击性能差,抗拉性能也低,易断裂,并非良好的造桥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酸性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材成为重要的造桥材料。钢的抗拉强度大,抗冲击性能好,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钢板和矩形轧制断面钢材,为桥梁的部件在厂内组装创造了条件,使钢材应用日益广泛。

18世纪初,发明了用石灰、粘土、赤铁矿混合煅烧而成的水泥。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在混凝土中放置钢筋以弥补水泥抗拉性能差的缺点。此后,于19世纪70年代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

近代桥梁建造,促进了桥梁科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华伦桁架和豪氏桁架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19世纪70年代后经德国人K.库尔曼、英国人W.J.M.兰金和J.C.麦克斯韦等人的努力,结构力学获得很大的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较完善,促进了拱桥发展。20世纪20年代土力学的兴起,推动了桥梁基础的理论研究。

二、方案比选

由于拱桥对基础的要求比较高,及使用斜拉桥的跨径比较大,在此可考虑的桥型有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T形刚构 。

(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是梁式桥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它受力简单,梁中只有正弯矩,适用T形截面梁这种构造简单的截面形式,体系温变,混凝土收缩徐变,张拉预应力等均不会在梁中产生附加内力,设计计算方便,最容易设计成各种标准跨径的装配式结构。常用的经济合理跨径在20m以下,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标准跨径在40m以下。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修建大量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梁桥的同时,开始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了研究和试验,于1956年在公路上建成了第一座跨径20m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随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在公路上获得广泛采用,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