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e141c8af1ffc4fff47ac78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在于介绍语言、文化各自的定义,从而引申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问题。要求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性质、意义和方法形成初步的印象。

本章的重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特点、意义和方法。本章的难点:语言的文化性质与语言的文化价值。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课时)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一)广义 1.含义

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用来交际、互通信息的所有的符号系统,还包括视觉、触觉的各类符号。 2.范畴

语言本身也属于文化范畴。 (二)狭义

从狭义来说,则指人类用于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也就是指谱写人类文化史的最重要的符号,一般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二、文化的含义

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一)广义

美国著名学者萨姆瓦(Larry A. Samovar)对文化的阐释。 1.从文化的来源角度

“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宇宙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

2.从文化的普遍性角度

“文化是持续的、恒久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习惯性行 为。”

3.广义层面

他所阐释的是广义的,即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1)物质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2)精神文化。即心理文化,指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①隐性的特征。②深层次的特征。

(二)狭义

人类学家戴乐尔(E. B. Tylor)的阐述。 1.从文化的综合性角度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行为习惯。”

2.狭义层面

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这是本讲的重点。

(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 1.语言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类所有的生产、创造、教育等文化活动靠语言记录、表达。2.语言文字具有永久性

它把人类各种文化活动、知识经验记录并代代传下去,可以说他们是历史的“活化石”。 (二)没有文化,语言也不可能存在 1.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e)在其《语言论》一书中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 西。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2.语言离不开文化

语言的地位无论怎样重要,它毕竟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在其产生、变化和发展中一直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四、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特点、意义和方法(1课时)

一、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属于文化语言学,而文化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它是就汉语和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着眼于同文化有关的语言现象。

(一)重视汉语交际的传统价值 1.中国人有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家庭是社会基础,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2.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子女和讲究子女孝道 “孝”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精华和缩影。 (二)重视普通话的地方变异形式 1.地方普通话

南腔北调在以各自的地方音影响普通话,从而形成地方普通话。 2.地方普通话的客观性

地方普通话一定会长期存在,这是客观事实。 (三)重视汉民族的传统心理 1.尊卑次序

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形成了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和心理。 (1)若用对举方式构成的复合词时,次序一般是“先尊后卑”:①天地、君臣、父子生死、存亡、来去、进出等。③胜败、远近、大小、优劣等。

(2)也有例外情况,如左右、贫富等。 2.中庸

“求中”是汉民族传统心理。 (四)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意义

从汉语来看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属于东方文化之列,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加深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加深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共变现象,有利于社会交际。 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有利于理解汉语的字、词、句。 二、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方法

除了一般通用的科学方法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调查分析法

要了解语言文化现象,必须深入进行调查。 深入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必须有分析才会体现第一手资料的价值。 (二) 文化差异对比法

通过比较不同民族语言在结构上和使用上的差异来揭示他们产生不同文化现象的根源 有比较才有对优势和不足的认识。

比较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 (三)投影分析法

语言的内容可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可以为我们再现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四)文化符号分析法

可以从汉字形体考察中国文化发展历史。 (五)文化结构分析法

在语言分析中注入文化学的血液,而非单纯描写分析语言结构。 (六)文化心理分析法

从语言使用中揭示分析民族心理因素。 三、课堂讨论

汉语言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地位。 本章复习思考题 语言的含义。 文化的含义。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意义。 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特点。 扩展阅读书目 1.《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 年9 月,第1版,第1-30 页。 2.《汉语与中国文化》,林宝卿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1-45页。 3.《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16-184页。 4.《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郭锦桴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38页。 5.《语言文化纵论》,张维鼎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 3 月,第1 版,第1-34 页。

第二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在于介绍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分析如何从汉 字形体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古汉字如何反映中国原始生活图景。要求学生了解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并能运用本章所学到的技能自己分析某些简单的汉字对中国古代生活的反映。

本章的重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汉字形体考察中国古代社会。本章的难点:有些古汉字和中国原始生活图景现在已消亡,这对全面认识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带来困难。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节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1课时)

一、汉字的历史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一)算法之一

如果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历史。 (二)算法之二

如果从西安半坡村出土的文物(陶器上的花纹,代表不同意义的记事符号或图画)算起,大约 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二、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

(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看

(1)汉字从纵的方面来说是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整个演变过程一脉相承。 (2)从横的方面来说是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汉字的标志性作用

汉字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 过程,在发展中跟中国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密切的关系。 (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1.汉字是中国通用的惟一交际工具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指出: (1)“虽然中国的不同地方说着互相听不懂的方言,可是不管是哪个省的人,只要是有文化的,都能马上看懂古代文字写的一个布告。”

(2)“据说,一个广州人要是把它读出来,那声音对一个说北京话的人根本不能传达任何意思。” 2.汉字以超时空角度,维护汉民族文化的统一 (1)高本汉说:“中国不废除自己的特殊文字而用我们的拼音文字,并非出于任何愚蠢的或顽固的保守性。??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他们放弃自己文化基础之时。”

(2)汉字几千年来把不同方言区域文化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方言文化区域统一在汉字文化中,人们依靠汉字,传承古代中国文化传统,汉字以超时空角度,维护汉民族文化的统一。

三、课堂讨论

汉字在维护汉民族文化统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