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五小学校工作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3-2014年度五小学校工作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257ec102d276a200292e53

康巴什第五小学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规划

现状分析:

一、学校管理日渐规范,但细节管理不够完善 二、学校课程零碎推进,系统建设不成体系 三、课堂常规逐渐成形,课堂效率亟待提高 本学期工作重点与目标:

一、完善管理机制,精细化日常管理 二、构建课程体系,提升队伍的课程意识 三、推动课堂转型,实效有效教学 总体工作措施与安排:

一、完善细化管理机制

(一) 建设正气优良的师德师风

1.深入践行师德师风,规范工作作风这是新学期学校行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建校文化根基没有形成,思想理念没有深度凝聚,学校党建与工会本学期起加大力度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行业榜样,明确队伍成长方向。

每星期一次行政例会,各科室必须及时汇报科室工作进展与存在问题以及问题原因,行政会议帮助调整下一步工作部署;每月一次教职工大会全面梳理科室工作的进展,细致汇报工作内容,图文展示工作成效,对于存在问题集中探讨与解决,积极推选工作榜样;开设校

1

长信箱,倾听各层心声,深入了解师生家长与社会的建议与意见,研究探讨调整工作时态。

2.读书分享共成长。本学期继续推荐老师们共读学校文化的核心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周三下午将以这本书籍为媒介,讨论,交流,统一理念,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3.工会、后勤联合定期做好《康巴什新区第五小学教师问卷调查》,为教师参与学校建设搭建平台,为教师促进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敞开机会,构建民主,公开的工作环境,引导鼓励教师队伍理性面对工作与生活问题;学生管理处每学期组织两次《康巴什新区第五小学学生、家长问卷调查》,随时关注家长与学生对学校的真实反映,并做好具体分析与解决方案上报校委会研讨定案。。 (二)团队文化 1.公开民主。

关乎学校利益、关乎教师整体利益、关乎学校财务管理、关乎学校干部任用(除教体局配备人员外)的事务必须公开讨论,民主决策,工会负责制定具体制度与流程。

2.工会全面及时行使工会权益,维护职工利益,维护学校利益,本学期学校所有工会活动与新区教体局的要求与文件保持高度一致。

(三)制度细化

管理是刀,制度是刃,用好刀,更要把钢用在刀刃上。新建校制度的完善,迈小步,不停步,年年一小步!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学校制度建设把握的原则:凡事

2

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监督。本学期开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校委会申请召开一次临时教代会,就学校各项考核制度再规范,完善,利于规范新学期工作;同时督促教师自我学习与参与学校管理各科室的管理细则也将在开学初与老师们进行深度研读,细致解释,帮助教师们理清楚一学期工作思路与内容以及学校督查标准,由制度规范管理,用管理凝聚文化。

(三)职责落实

制度的有效性在于落实,习主席在谈国家制度建设时说:制定制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没有落实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制度的制定由各科室负责人依据上级部门的相关制度牵头制定,教师集体讨论通过,各科室是制度坚强的执行者,更是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打铁需要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领导班子要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树好威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制度上墙装门面,材料入档走过场,领导关门自己造,老师一问三不知”的工作作风以及教师队伍中讨论制度三心二意,执行制度一腔怨言,制度背后胡言乱语的风气,学校严厉打击,工会严肃查处。

二、构建课程体系

(一)课程构建思路

课程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的课程实施,就没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更谈不上谋求学校长远发展之计,在学校圆满完成了新建校启动工程,进入规范运行的阶段,构建

3

清晰地课程体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势在必行。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习,从问号开始”。从问号开始的学习理念,还原了学习的根本途径,还原了思维的本质规律,还原了教育出发的原点,围绕办学理念确立的 “好问、会问、有学问” 的培养目标便是学校课程构建的方向指引。基于学校特色课题“主题阅读”做课程建设的优势起点与助推动力,学校的课程建设不再局限于某一精品课程的单一打磨,而是深研办学实际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全部课程进行整合,归类分层进行整体课程体系的综合建构。

(二)课程模型结构

依据办学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学校精心设计了三类—三层的课程模型结构。(见图1)

图1:康五小“问号课程”模型结构图

三个

类别(三大领域)分别是:拜问人文经典的人文素养类课程;追问科学之谜的科学素养类课程;叩问艺术殿堂的艺术健康与品德修养类课程。三层分别是:我好问我学习的基础类课程;我会问我成长的拓展类课程;我有学问我快乐的研究类课程。

为什么要对课程进行这样的架构与划分?这是从办学理念与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