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大全整理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大全整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3c6bd03186bceb18e8bb05

11、风尘三侠( )

12、桃杌( ) 13、柳梦梅( ) 三、名词解释

1、诗六义 2、建安风骨 3、古文运动 4、江西诗派

四:作品分析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这首诗或谓刘皂所作,或谓贾岛所作,你以为何如? 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点 五、简答:

1、简述永明体的文学史意义 2、简述花间词的艺术特色 3、简述散曲的体制特点 六、论述:

1、论陶渊明对后代文学和文学家的影响 2、论韩孟诗派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2005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

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字词。(每句3分,共30分) 1.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2.鸟飞还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7.玉容寂寞泪阑干,花冠不整下堂来。 8.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9.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得彩云偏。 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楚辞 2. 新乐府 3. 建安风骨 4. 唐传奇 5. 桐城派 6. 南戏 三、论述题(每题5分,共30分)

1. 结合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特点,谈谈你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2. 结合作品分析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3. 试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点。 四、作品评析(30分)

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此诗明显受到前代哪位诗人影响? 2. “闲来垂钓”两句用了什么典故?

3. 此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哪些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2004年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

一、指出下列诗文的篇名或作者,并解释红色字词。 (每句3分,共30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5.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6.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8.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9.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10.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赋比兴 2. 骈体文 3. 文心雕龙 4. 江西诗派 5. 拟话本 6. 南戏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结合作品阐述陶渊明诗“似癯实腴”的特点。 2.试述杜甫诗的叙事艺术。

3.《红楼梦》中充满着日常生活的描写,这种描写很容易写平庸、重复,作者是如何在日常描写中推动情节发展的?试举例具体阐述。

四、作品评析(30分) 苏轼《定风波》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分析答题需对以下问题有所分析:

1.此词是苏轼哪个阶段所作?词中反映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举出苏轼其他作品中相似的人生表白。

2.此词体现了苏轼词的何种艺术追求?试联系整个北宋词坛加以比较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2、“劝百讽一”是杨雄对___________这种文体的批评。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____________时期。 4、晋宋之际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是_____诗的衰落和______诗的兴起。

5、作诗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内,轻重悉异”出自齐梁时代______的一文。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两句诗是诗人_______对_______自然特点的形容。 7、“青梅竹马”这一典故出自于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8、 是“阳湖派”的代表,又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

9、在清代与黄宗羲、王夫之同被誉为“清初三先生”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 10、代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的 。

二、注明下列诗文词曲句的作者及篇名(词曲注明词、曲牌名,每题3分,共15分) 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三、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吴声西曲 2、盛唐气象 3、二十四诗品 4、神魔小说 四、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庄子文章对后世的影响 2、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3、元杂剧的形式特征 4、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五、论述(每题19分,共57分) 1、《诗经》《离骚》比兴手法的异同 2、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

3、《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形象与以往小说中的才子形象有什么不同

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入学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史)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无韵之《离骚》” 是指《 》。

2、保存上古神话最多的古文献是《 》。 3、建安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 )的《 》诗中名句。

5、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 6、魏晋南北朝的文论著作有曹丕的《 》、( )的《文赋》、刘勰的《 》、 ( )的《诗品》。 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 风雅颂 2、《沧浪诗话》 3、《花间集》 4、荆、刘、拜、杀 5、郊寒岛瘦 6、变文 7、《剑南诗稿》 8、董西厢 三、 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1、 何谓“唐宋八大家”?名由何来?

2、 清代最著名的杜诗注本有哪几种?

3、 简述“苏门四学士”在文学上各自所擅之长? 4、 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在体制上有些不同?

四、在下列诗词中,任选一首,(1)默写;(2)分析其艺术特色。 刘禹锡《乌衣巷》;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 袁枚《马嵬》 五、论述(每题15分)

1、 在下列作家中任选一位,谈谈人生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柳宗元 ; 苏轼 ; 蒲松龄 2、明清诗文流派的形成比之于唐宋有何不同?

广西师大2001年考研试题(中国文学史)

一、 名词解释(30分) 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2、《会真记》 3、一人永占 4、笙诗5、建安风力 6、《大人先生传》 7、《春秋外传》 8、乌台诗案9、《望江亭》 10、《四声猿》 11、竟陵派 二、 简答(20分) 1、 与西汉和东汉初的赋相比,东汉后期的赋在内容和艺术上有何发展? 2、 “元嘉三大家”在诗歌创作上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 试述《红楼梦》的版本情况。

4、 试述唐代乐府诗的创作情况。

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是为四家,领袖一代。馀子荦荦,以方附庸。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1、 这段话的作者是谁?(2分)

2、 指出所论四位词人是谁?(4分)

3、 简要评述“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观点。(6分) 4、 简要评述作者在这段话中表现出来的词学观。(8分) 四、

论述(30分)

1、 试述中国古代骚怨理论(发愤著书说)的发展。 2、 试述桐城派的形成及其影响。

湖南大学2005年古代文学试卷

一、简答

1.《左传》的战争描写。 2.《九章》的艺术特色

3.《史记》与《汉书》的不同。 4.江淹《别赋》的艺术特色。

5.《蜀道难》对古体乐府的改造。 6《长恨歌》与《琵琶行》的诗歌比较。 7.姜夔对婉约词风的改造

8.《三国》与《水浒》在写人上的不同 9.红娘角色的演变

10.梁启超的“新文体”特点 二、论述

1.六朝“文学自觉时代”的原因 2.杜甫“诗圣”的具体作品分析 3.桐城派的历史流变与繁衍过程

湖南师大古代文学考研试题(1998)

一,名词解释

郊寒岛瘦 温李 班马 常州词派 元曲选 二,论述

1,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 2,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

3,《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4,《诗经》《离骚》比兴手法异同

湖南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每题9分,共90分)

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史书的几种体例。

2、举例说明辞赋在汉代的流变。

3、简述曹植《赠白马王彪》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4、以具体作品为例,比较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