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大全整理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大全整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3c6bd03186bceb18e8bb05

一、简答题(40分,每小题8分)

1、概述《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基本内容。2、简述永明声律说的基本内容。 3、简要评释孔子的“兴、观、群、怨”说。4、诗话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梁启超“诗界革命”的思想简述 二、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严羽的“兴趣”说与唐末诗的发展。2、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贡献。 3、谈谈六朝风骨论及其思想渊源。

南开大学2003年古代文学和批评史试卷

古代文学(2003)

一,写出下列诸书的作者或编者之朝代姓名:(每小题两分)

1,赋篇 2,遂初赋 3,王右丞集 4,元和姓纂 5,樊川文集 6,扬州画舫录 7,珂雪斋集 8,诚斋乐府 9,淮海集 10,录鬼簿 11,醉翁谈录 12,列朝诗集小传 13,昌言 14,登大雷岸与妹书 15,洛阳伽蓝记 二,词语解释 (每题5分)

1,“孔子删诗说” 2,沈诗任笔 3,《玉台新咏》4,西昆体 5,桐城派 6,《河岳英灵集》 7,狭邪小说 8,竟陵派 三,简答题 (每题十分) 1,简述阮籍诗歌的特色。

2,简要陈述元、白新乐府的创作主张和思想意义。 3,举例分析秦观词的艺术特征

4,谈谈《琵琶记》所反映的伦理矛盾。

四,论述:2,3两题可任选一题(每题20分) 1,试述陶渊明田园诗中所反映的隐逸文化意蕴。 2,试论《金瓶梅》在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贡献。

3,试论《长生殿》的戏剧结构及对有关李、杨故事的取舍。 文学批评史:(2003)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清桐城派姚鼐提出--------、--------、---------、三者兼用之说。

2,明清之际金圣叹曾以----、---、-----、-----、----------、------------、合称“六才子书” 3,清末宋诗派陈衍提出“诗莫盛于三元”之说,所谓“三元”,是指开元、-------、----------, 后又提出“三关”说,将“三元”说的“开元”换成了“------------”。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

1,时务体 2,“三表”法 3,定势 三,简答题(共57分)

1,“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则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之诗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维在不隔。”(王国维《人间词话》)简释“隔”与“不隔”。(13分)

2,简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13分) 3,“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余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解释“王杨卢骆”。(4分) b, 解释“当时体”。(4分)

c,这是什么样的文论形式,其作者是谁?(4分) 4,“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一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文心雕龙·序志》)

a,“论文叙笔”是什么意思,各举出三篇篇目。(6分) b, 为什么要说“上篇以上,纲领明矣”,作简要阐释。(13分)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明清世情小说理论评述。 2,苏轼、黄庭坚创作理论比较。

2002南京师大文艺学专业试题(中国文学史)

一、填空、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标志着东汉赋风转变的作品是张衡的《 》 阮步兵是只魏代作家——

《文选》的选文标准是“——、——”

三吏三别是杜甫显示注意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指—————— 中唐时期“韩孟诗派”的“韩孟”是指—— —— “春蚕到死丝方尽,——————————” 在北宋词坛“欧宴”并称,“欧宴”是指—— —— 明代冯梦龙的“三言”是指—— —— —— 《桃花扇》主人公是—— 、—— 二、解释

永明体、辛派词人、南戏、桐城派、 三、简答

楚辞对后世文学有那些影响? 曹操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白居易的诗论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柳永的词有那些特点?

简析《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 《水浒传》的语言有何特色?、 +南开大学

1999硕士入学中国文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4×6=24):

1、百诗十九首 2、叶儿 3、索隐派4、 《全唐文》 5、楚辞 6、南杜 二、简答题(6×6=36): 1、何谓“诗无达诂”? 2、何谓“沉郁顿挫”?

3、简述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4、简述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5、默写陆游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6、简述《儒林外交》的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20×2=40): 1.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

2.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3.谈《西厢记》中张生形象的演变及对主题改造的意义。

南开大学2000硕士入学文学综合试题

2000文学综合考试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l0分) 1《天问》的作者是______。 2《七发》的作者是________。

3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______。 4刘义庆的代表作是______。

5《河东先生集》是唐朝________的文集。 6《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

7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南朝梁诗人______。 8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______。

9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______。 10《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______。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v。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每题1分,共5分) 1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是词人辛弃疾。( ) 2《诗经》中的“三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 3\桃花庵主”是清代孔尚任的号。( ) 4《三国志平话》属于讲史话本。( ) 5传奇小说《会真记》就是《莺莺传》。( ) (三)名词解择(每题3分,共15分) 1骈文;2《昭明文选》;3唐宋派 四.文艺理论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是将作品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 ). 2.\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出自马克思的( ) 3.接受美学认为( )为文学的决定因素。

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有作家、作品、读者和( )。

二、选择(每题1分,共3分) l、“立象尽意”之说出自( )。

(1)《庄子》 (2)《周易》 (3)《论语》 (4)《孟子》 2、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属于( )。 (1)新批评派(2)结构主义(3)解构主义(4)存在主义

3、“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论的系统提倡者是( )。 (1)歌德(2)左拉(3)丹纳(4)克罗齐

三、判断(无须改正,每题1分,共4分)

1. 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 )

2、“风格即人”不应理解为文学风格是道德人格的直接反映。( ) 3、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就是不带任何先入之见而直探作者本意。( ) 4、母题就是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主题思想。( ) 四、名词解释(4分) 文学风格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

98年(六题选五题)

一、汉武帝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何在?请简述之。(20) 二、元稹《杜甫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请结合诗史,谈谈你对这段论述的看法。(20)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请结合词史,谈谈对这段论述的看法。(20) 四、试比较董《西厢》和王《西厢》的成就和异同。(20) 五、清末小说非常繁荣,有讽刺小说、狎邪小说和侠义小说等,试对其盛况作一简述。(20) 六、明代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各有哪几种类型?略述其成就和特点。(20) 99年(七题任选五题,每题20分。)

一、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

二、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战国、两汉赋的发展以及赋不同于诗歌的艺术风貌。

三、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其中主要包括哪些诗人?略述其创作成就。

四、试述白居易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五、况周颐《惠风词话》:“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请结合词史,说明自己的看法。

六、试论关汉卿的杂剧创作成果及思想内涵。

七、清初至中叶长篇小说极为繁荣,有文言小说,有白话小说,试对其中文言小说盛况作一简述.

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

一、写出下列文献的作者或编者(每题1分,共10分) 1、《战国策》 2、《论衡》 3、《诗经原始》 4、《乐府诗集》 5、《河岳英灵集》 6、《词源》 7、《容斋随笔》 8、《辍耕集》 9、《白雨斋词话》 10、《乙亥杂诗》 二、作家作品填空(媒体2分,共20分)

1、《九歌》共有( )篇。

2、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 )的《咏史》。 3、五律定型是由( )和( )最终完成的。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5、( ),人迹板桥霜。 6、笛里谁知壮士心,( )。 7、( ),冥冥归去无人管。 8、兴尽欲回舟,( )。 9、( ),风飘万点正愁人。

10、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

三、解释术语概念(媒体4分,共20分)

1、变风与变雅 2、离骚 3、入话 4、诚斋体 5、子弟书 四、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过秦论》的主题思想。

2、《聊斋志异》如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五、论述(1题15分,2、3、4题各25分,共90分) 1、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