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生理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4生理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5e9f3e02768e9951e738a4

A.80~100mg/100ml B.120~160mg/100ml C.160~180mg/100ml D.180~200mg/100ml E.80~200mg/100ml

31.下列哪种情况血K+浓度可能升高? A.碱中毒 B.酸中毒

C.醛固酮分泌增多

D.近端小管分泌H+减少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H+减少 32.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加是通过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C.减少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减少醛固酮的释放

E.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33.大量出汗时尿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

A.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血容量减少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血容量减少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多 E.交感神经兴奋所致抗利尿激素增多 34.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率为 A.100 ml/min B.125 ml/min C.150 ml/min D.200 mL/min E.175 ml/min

35.正常情况下,流过肾脏的血浆约有百分之几被滤出? A. 10% B.15% C.20% D.30% E.40%

36.主动重吸收Cl_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二、多项选择题 1.肾脏的功能包括 A.排泄功能

B.调节能量代谢 C.内分泌功能 D.造血功能

2.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包括

A. 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1/5~1/4 B.肾髓质血流量较多

C.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两次毛细血管

D.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恒定 3.下列哪些成份不存在于正常人尿液中? A.电解质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红细胞

4.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通过滤过膜滤出? A.水 B.电解质 C.蛋白质 D.葡萄糖

5.阻止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肾小囊内压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液的胶体渗透压 D. 肾脏的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

6. 下列哪些因素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A.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 B.动脉血压升到140 mmHg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尿路阻塞

7.下列哪种情况会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 A.动脉血压升至190 mmHg B.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C.快速大量注射生理盐水

D.滤过膜面积增大、通透性增高

8.下列哪种情况会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 A.动脉血压降至60 mmHg B.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 C.尿路因结石或肿瘤发生阻塞 D.滤过膜面积减少、通透性降低

9.近端小管对下列哪些物质是主动重吸收 A.Na+ B.Cl- C.HCO3- D.葡萄糖

10.可主动重吸收Na+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1.下列哪些部位对H20的通透性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A.集合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的细段和粗段 D.远曲小管

12.关于葡萄糖的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近端小管可以重吸收

B.近端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C.是主动重吸收

D.与Na+的重吸收相偶联

13.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引起渗透性利尿? A.大量快速注射生理盐水 B.静脉注射甘露醇 C.肾血流量显著升高

D.血糖浓度升至220mg/100ml 14.肾小管对H+的分泌增多,可促进 A.K+的分泌

B.HCO3-的重吸收 C.Cl-的重吸收 D.NH3的分泌

15.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的是 A.大量饮用清水 B.大量出汗 C.循环血量增多 D.循环血量减少

16.大失血时尿量显著减少的原因包括 A. 肾血流量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B.容量感受器抑制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C.容量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D.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7.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情况是 A.摄钠量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C. 交感神经兴奋

D.肾上腺素分泌量显著增多

18.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机能的激素为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甲状旁腺素 D.甲状腺素

三、名词解释 1. 肾小球滤过率 2. 肾小球滤过分数 3. 肾糖阈 4. 渗透性利尿 5. 水利尿 四、问答题

1.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糖尿和多尿?

2. 循环血量减少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有何变化?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3. 循环血量减少时,醛固酮的分泌会有何变化?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4.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5. 大量出汗后,尿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五、填空

1.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 2.肾脏的功能主要是 和 。

3.当全身动脉血压在 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水平。

4.正常人每昼夜尿量为 ml,尿量长期保持在 ml以上称为多尿,介于 ml时称为少尿,少于 ml称为无尿。

5.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 。 6.肾脏的血液供应不均衡,其中95%左右的肾血流分布至 . 7.近球细胞具有分泌 的功能。

8.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意义在于,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保持肾小球滤过率 。

9.致密斑能感受小管液中 离子含量的变化。

10.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 及 。 11.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 1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 + ) 13.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的肾小管是 。 14.肾小球滤过的Na+约有65~70%是在 被重吸收的。 15.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将引起尿量 。

16.静脉注射甘露醇后尿量将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 。

17.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这种现象称为 。

18.尿液中的K+主要是由 和 分泌的。

19.在 和 H+—Na+交换与K+—Na+交换同时存在,二者间存在 作用。

20.H+离子在肾小管的分泌有利于 的分泌和 的重吸收。 21.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将引起神经垂体 的分泌增多。 鸡。血Na+浓度降低、血K+浓度升高,可使 分泌增多。 23.对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血管紧张素是

24.当脊髓与高位中枢失去联系时,排尿障碍将表现为 ,当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时,将表现为 。

25.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引起尿量 。

26.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 和K+的 。 27.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

28.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近球细胞分泌的肾素 ,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

29.肾髓质组织间液高渗状态的维持与 血管有重要关系。

30.肾外髓质高渗梯度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髓袢 段对Na+和C1—的主动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