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786df1ba0d4a7302763a98

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关键词] 文化;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发展战略

[摘要] 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也是生产力,并且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本源和基石,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日益彰显文化的魅力。

文化之于文化产业,是水之源、木之本。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是文化积淀之时代硕果。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彰显文化的魅力。

一、文化也是生产力

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最早联缀使用见《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献中正式出现了“文化”一词,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第一次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与《易经》所谓的“文化”有了不同的含义。我们现在通用的“文化”一词,首先是日本学者在译介西方有关词汇时使用的,然后又由留日学生引用回来。而在西语中,本义为作物的耕种和栽培(culture),后又逐渐引申到精神领域。1790年,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能力的就是文化。”1康德的定义突出了文化主体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功能。此后,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可归纳为广义与狭义两说。所谓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总和,即指人类超越本能的、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观念形态的文化。我们这里谈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即与经济、政治等并列的精神文化。

文化也是生产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借助于生产资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思维能力,在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中产生的,没有生产力的生产是不存在的。虽然文化的生产有着与人类社会同样悠久的历史,但文化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总是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注意到了文化生产的特殊性,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2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论述艺术风格形成的条件时,虽未明确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但对此已有深入思考。马克思在写《哲学的贫困》时,也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3,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正如物质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运动一样,文化生产也是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实现。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产品的能力。文化生产力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4。当今社会没有人会否认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在社会的三大结构要素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经济虽然是基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变动很剧烈,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化很快。政治是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但是突发的政治事件、偶然原因也会引起社会震荡。只有文化是长期地、稳定地发挥作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化也是人民必须的精神产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需要有精神消费,就是需要有更多的社会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就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

从文化生态上,我们可以把我国当今的社会文化分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体现社会人文价值理想和科学理性的精英文化以及满足普通民众生活需求的民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追求、科学的实践品格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最为突出的进步性、科学性和人民性。它直接产生和形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实践,也是我国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几十年革命和建设在文化方面的继续和发展。精英文化通常是指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承担着探索社会真理和正义,专门向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及其相关技艺,并享有释古论今、培养人才的职业特权,承担着开拓人文科技诸方面的文化进程和向社会民众以及后代“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民众文化由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组成,他们既互相独立又彼此联系密切,以其接近民众、深入生活、受众广泛的特点,迅速向“文化产业”发展。我国的大众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非常活跃,它以鲜明的商业化、通俗化、形象化和平民化等特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城镇市民的欢迎,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的扩张空间还很大;民间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和高科技手段得到进一步发展,许多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风民俗纷纷登上“大

雅之堂”,有的与旅游、礼品、装潢、会展等行业和活动联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宗教的重大社会影响来源于他给予人们情感慰籍和终极关怀的深刻文化功能,宗教文化具有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社会稳定的功能,宗教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结合可以形成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这个层面上讲,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但是文化、文化生产力形成“文化产业”,还有一个认识、开发利用的问题。拿饮食文化来说,济南特色菜都有什么?济南的风味小吃都有什么?济南的特产都有什么?恐怕很少有人不假思索就能答出来。那么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我们怎样介绍济南的饮食特点呢?如何推介我们的饮食文化呢?登录地方旅游网,可以看到好多城市的名优特产几十年不变,特产已经不“特”了,宣传资料上、网上还“涛声依旧”。六里山上新开了一家“燕喜堂”,它与老字号“燕喜堂”有什么关系?超市有熟肉制品“黄老泰”卖,为什么叫“黄老泰”?这些饮食文化缺乏宣传,如果自己不主动去了解,开发利用更成问题。长清的灵岩寺,是“海内四大名刹之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游泰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寺内的碑刻、题咏记载着历史上灵岩寺的昔日盛况。如果我们拿宗教文化来做点文章,把有“海内第一名塑”的宋代彩塑做成一套四十个的罗汉塑像礼盒,把八角九级十二檐的辟支塔做成微缩模型,并形成规模生产,应该能开辟一个明显带宗教特色的产业市场。

三、文化产业是文化积淀的时代硕果

在国际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十分严格和统一的界定,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评价体系并不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使用着这一概念。因此,文化产业有时也被称为或引申为“文化工业”、“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等,这些或宽泛或狭义的称谓说明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也反映了文化产业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从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其概念和范畴。

对于当今的时代的理解,有三种说法:第一种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第二种称之为信息经济时代,第三种称之为文化中心的时代或文化时代。18世纪工业革命前是以政治为中心的时代;18世纪工业革命起进入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或本世纪初开始进入以文化为中心的时代。在政治中心时代,政治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经济和文化处于从属地位,政治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和文化

的结构和发展水平,经济主要是发展第一产业,即农业。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结构及其发展水平,政治的集中表现战争也是为经济服务的。这一时代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等,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消费处于从属地位。人类社会第三个时代是文化中心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文化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文化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消费、教育各个领域。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在文化中心时代,消费升到主导地位,生产由消费决定。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大大增强,人们消费需求结构逐渐向精神文化方向倾斜。这时,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以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服务产业为重心的现代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产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新技术和高智力含量的双重特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文化产业是文化的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

四、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彰显文化的魅力

国际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在未来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纪之交,不约而同将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主导战略。

曼彻斯特2002年5月出台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 “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axis),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的理念,并规划了“发展可持续文化经济”等5大主题。伦敦2003年发布的《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提出文化战略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而且指出伦敦的文化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卓越性,即增强伦敦作为世界一流文化城市的地位;二是创新性,即把创新作为推动伦敦成功的核心;三是可参与性,即确保所有的伦敦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四是效益性,即确保伦敦从它的文化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新加坡2000年制定的21世纪文化战略——《文艺复兴城市》中提出新加坡将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目标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即国际文化中心城市之一”,近期目标是5-10年内赶上香港、格拉斯哥、墨尔本,远期目标是与伦敦、纽约“平起平坐”。《文艺复兴城市》提出了6大发展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文艺复兴经济”。

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开放的环境和日益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也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充分挖潜文化生产力,彰显文化与文化生产力的魅力。

我国不少省市都制定和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3年9月,广东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措施。2005年9月,中山市在11月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山举办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之前发布了《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中山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