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量子力学》教材之比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外著名《量子力学》教材之比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866cc47f1922791688e8bf

1.3 概率 1.4 归一化 1.5 动量 1.6 不确定原理 第2章 定态薛定谔方程 2.1 定态

2.2 一维无限深方势阱 2.3 谐振子 2.4 自由粒子 2.5 s函数势 2.6 有限深方势阱 第3章 形式理论 3.1 希尔伯特空间 3.2 可观测量

3.3 厄密算符的本征函数 3.4 广义统计诠释 3.5 不确定原理 3.6 狄拉克符号

第4章 三维空间中的量子力学4.1 球坐标系中的薛定谔方程 4.2 氢原子 4.3 角动量 4.4 自旋 第5章 全同粒子 5.1 双粒子体系 5.2 原子 5.3 固体 5.4 量子统计力学 第二部分 应用 第6章 不含时微扰理论

6.1 非简并微扰理论 6.2 简并微扰理论 6.3 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6.4 塞曼效应 6.5 超精细分裂 第7章 变分原理 7.1 理论 7.2 氦原子基态 7.3 氢分子离子 第8章 WKB近似 8.1 “经典”区域 8.2 隧穿 8.3 连接公式 第9章 含时微扰理论 9.1 二能级系统 9.2 辐射的发射与吸收 9.3 自发发射 第10章 绝热近似 10.1 绝热定理 10.2 贝瑞相 第11章 散射 11.1 引言 11.2 分波分析 11.3 相移 11.4 玻恩近似 附录 线性代数 索引

9.5 A. P. French and Edwin F. Taylor《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Physics》25

第一章 原子的简单模型 1.1 简介 1.2 经典原子 1.3 物质的电子结构 1.4 托马森原子 1.5 线光谱 1.6 光子

1.7 卢瑟福-波尔原子 1.8 波尔模型的进一步预言 1.9 离散能谱的直接迹象 1.10 X射线光谱

1.11 关于X射线光谱的注释 1.12 结束语 习题

第二章 粒子的波动性 2.1 德布罗意假设 2.2 德布罗意波与粒子速度 2.3 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2.4 Davisson-Germer实验

2.5 更多关于Davisson-Germer实验2.6 电子波动性的更细致表现 2.7 中性原子和分子的波动性 2.8 核粒子的波动性 2.9 波粒二象性的意义 2.10 波粒二象性的共存 2.11 初步关于量子振幅的讨论 习题

第三章 波粒二象性与束缚态 3.1 初步评论 3.2 解波粒方程的途径

3.3 Schrodinger方程 3.4 稳态

3.5 一维箱中的粒子

3.6 具有相同能量而不同动量的粒子 3.7 束缚态的量子振荡的解释 3.8 非刚性盒子中的粒子 3.9 有限深方势井 3.10 波函数的归一化 3.11 束缚态波函数的定性分析 习题

第四章 一维薛定谔方程解 4.1 简介 4.2 方势井 4.3 共振

4.4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能 4.5 Schrodinger方程的计算解 习题

第五章 薛定谔方程的近一步应用 5.1 简介

5.2 三维Schrodinger方程 5.3 本征方程和本征值 5.4 三维盒子中的粒子 5.5 类氢原子系统的球对称解 5.6 归一化和几率密度 5.7 期望值

5.8 球对称氢原子波动方程的计算解 习题

第六章 光子与量子态 6.1 简介 6.2 线性极化态

26

6.3 线性极化光子

6.4 极化光子的几率密度和行为 6.5 圈极化态 6.6 正交性和完整性 6.7 量子态

6.8 光的统计和经典特性 6.9 总结

附录:极化光子及其产生 6A-1 线性极化光子的产生 6A-2 圈极化光子的产生 习题

第七章 几率幅与态矢量 7.1 简介 7.2 分析环 7.3 重组光束悖论 7.4 干涉效应 7.5 投影幅的形式 7.6 投影幅的特性 7.7 圈极化态的投影幅 7.8 态矢量

7.9 态矢量和束缚态的Schrodinger方程 习题

第八章 量子态的时间演化 8.1 简介 8.2 态叠加

8.3 盒子中粒子运动的例子 8.4 方势井中的态包 8.5 位置—动量不确定关系 8.6 不确定原理和基态能 8.7 自由粒子态包

27

8.8 运动粒子的态包 8.9 运动粒子态包的例子 8.10 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 8.11 能量—时间不确定原理的例子 8.12 能级的形状和宽度 习题

第九章 粒子散射与势垒穿透 9.1 波包形式的散射过程 9.2 时间独立的散射现象 9.3 几率密度和几率流 9.4 一维井的散射 9.5 隧穿效应 9.6 几率流和隧穿问题 9.7 隧穿计算的近似处理 9.8 电子的场发射 9.9 球对称几率流 9.10 α衰变的量子理论 9.11 波包散射 习题

第十章 角动量 10.1 简介

10.2 Stern-Gerlach实验:理论 10.3 Stern-Gerlach实验:描述 10.4 原子偶极矩强度 10.5 轨道角动量算符 10.6 LZ的本征值 10.7 同时本征值 10.8 二维共振的量子态 习题

第十一章 原子系统的角动量 11.1 简介

11.2 中心场中总轨道角动量 11.3 分子的旋转态 11.4 自旋角动量 11.5 自旋轨道耦合能量 11.6 总角动量的形式 习题

第十二章 三位系统的量子态 12.1 简介 12.2 库仑模型

12.3 氢原子径向波动方程的一般特性12.4 氢原子的准确径向波动方程 12.5 完整的库仑波动方程 12.6 氢原子能量本征态的分类 12.7 光谱学符号

12.8 氢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12.9 各向同性精细结构:重氢原子 12.10 其他类氢系统 习题

第十三章 全同粒子与原子结构 13.1 简介

13.2 两个非相互作用粒子的Schrodinger方程 13.3 全同的结论 13.4 两粒子的自旋态

13.5 交换对称性和Pauli 原理 13.6 何时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起作用 13.7 对称特征量的测量 13.8 氦原子的态

13.9 多电子原子

13.10 大质量原子的一般结构 习题

第十四章 原子辐射 14.1 简介

14.2 经典Hertzian偶极子 14.3 随机电荷分布的辐射 14.4 根据波动力学的辐射偶极矩 14.5 辐射率和原子寿命 14.6 选择原则和辐射方式 14.7 线光谱的对称性 14.8 光子的角动量 14.9 磁偶极矩和氢原子团 14.10 结束语 习题

9.6 Robert Eisberg and Robert Resnick《Quantum Physics of Atoms, Molecules, Solids, Nuclei, and Particles》 第一章 热辐射和普朗克假设 1.1 简介 1.2 热辐射

1.3 腔体辐射的经典理论 1.4 腔体辐射的Planck理论

1.5 Planck辐射定理在计温学中的应用 1.6 Planck假定及其应用 1.7 一些量子历史

第二章 光子——辐射的准粒子属性 2.1 简介 2.2 光电子效应

2.3 光电子效应的爱因斯坦量子理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