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福音-水上门徒行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彼得福音-水上门徒行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9fc25776a20029bd642da6

耶稣门徒之《水徒福音》摘要!

(又称《水徒行纪》,《彼得福音》) 译者:溤冯

《圣经-约翰福音》16:12 \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或作不能领会).\这清楚的显示出耶稣所知的,远比他能教给他的门徒的还要多。而且可能指示有些秘密的教义在私下传授。 下面摘录两段内容:

(一) 节录自:教皇回忆录完全版《基督的代理人》,教皇首次在书中公开披露了《起来,我们走吧》一书中被隐瞒了的真实情节和相关的经典及资料。

“1958年的一天,我正在湖上泛舟,忽被红衣主教召至华沙,受任克拉科夫主教之职。我惶惶然,说道:?阁下,我太年轻了——我只有38岁啊?。★大主教回答说:?请不要违逆圣父的愿望吧。耶稣到印度学习释迦牟尼佛陀的教导时,比你更年轻。此种缺点我们很快便能克服。?大主教亲手赐给我《水上门徒行》。这是我第一次得见此经。”

(二)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与《水上门徒行》

2004年法国时报:法国天主教圣地路德,由于历史上传说圣母玛丽亚曾经在此多次显灵而闻名于世。罗马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抵路德圣地朝圣,为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万朝圣者主持弥撒。

今天天主教的圣母升天节。依照传统习俗,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到机场迎接教皇。 ★教皇赠送希拉克一套基督首徒彼得(又称伯多禄)所着《水上门徒行》。这也是教皇第8次来到法国。他行前曾表示,这次既不是正式访问,也不是宗教之行,他是以一位身患重病的普通朝圣者身份前往路德。

《水徒福音》摘要:

( 又称《彼得福音》、《水徒行纪》。因大彼得出身渔夫。在耶稣十字架受难后,各门徒星散,各处传道,大彼得前往罗马传道,被罗马人逮捕焚死。他的笔记则被门徒收藏,被改名为『水徒福音』(Aquarian Gospel),可说是最早的新约的一部份。其他门徒:马太、约翰、路加、马可等各人都是较晚归依耶稣的,他们各人所记录耶稣的言行与语录,后来被称为四大福音书,与大彼得的福音书,互相衔接。★大彼得所记录的,是耶稣12岁初次讲道以后,直到31岁重返以色列进入耶路撒冷的18~20年当中的一切重要事迹;一直记到耶稣上十字架。) 目录:耶稣在印度 耶稣在西藏 耶稣在波斯 耶稣在阿富汗 耶稣在土耳其 耶稣在埃及 ………

第一部:第一章:叙述耶稣母亲玛利亚的身世

第二部,第二章:『施洗』约翰的出生(耶稣的表兄)

第三章:耶稣出生

第六章:犹太王下令捕杀新生婴儿,玛利亚与丈夫约瑟携带耶稣逃入埃及避难。同行者,有姨母伊利沙白及其子约翰(施洗)。

第十章:约翰与耶稣同在埃及佐安(Zoan)接受教育,师傅是一位隐士伊利胡(EliHu)

第十章:

第一、二节:伊利胡教给耶稣知道:『古时候,遥远的东方,有一种宗教,他们居住和平之中,他们看见内悟的光,他们在智慧之中修行,他们称为婆罗门。

第三节:但是婆罗门祭司们肉体欲望太贪婪,他们擅改律法,以作为满足因欲与贪欲,使贫苦的人民负担沉重,婆罗门教已经越来越腐化。

第四节:幸而在那黑暗世代之中,尚有少数的圣者洁身自爱,秉持看伟大的智慧灯光照耀世界。

第五节:他们保存婆罗门的智慧,你可以在他们的神圣经典中学到那些大智慧。』

第六节:在沙地亚(Chaleada波斯滔古国迦底亚)有一个虔诚的婆罗门,名叫德拉(Terah),住在乌尔(Ur),他的儿子更是虔诚信奉婆罗门教,人们就称他为『阿婆罗门』(Abram)。他被遣派离开父亲,★去开宗成为希伯来民族的祖先! .第七节:德拉带了妻子和儿子,和他的羊群西行,同行还有他的一些亲族。来到哈兰(Haran),德拉死于彼处。

第八节:德拉的儿子阿婆罗门继承父亲的羊群牲口,率领亲族继续向西方移居。

第九节:他来到迦南(Canan---即今日以色列叙利亚一带)地区的摩拉橡林(Oaks of Morah,就设立营幕居留。

第十节:不久,当地发生了饥荒,阿婆罗门率领牠的亲族和牲口羊群,进入埃及,来到肥沃的佐安土地,设营居住。

第十三节:在佐安,阿婆罗门设立了圣庙,传授婆罗门教的智慧及天文科学。

第十四节:他教会了很多人,后来他率家同到迦南地区居住,定居于马末利平原(Mamre),老死于彼处。

第十五节:他的一生事迹及其子孙的事迹,都载于以色列民族的希伯来圣经之内!

(这位阿婆罗门,即是旧约中所讲的阿伯拉罕Abraham ---本文作者注)经彼得福音一说明,我们就恍明白,★原来希伯来人是婆罗门的子孙!可是基督教与犹太教圣经早已删除这些记载!)

第十六节:在波斯,人们尊奉婆罗门教,好比极远远东国度的人信奉道教一般。 第十一章:

第一节:伊利胡师傅教给耶稣:『印度的祭司都已腐化,婆罗门教已经腐化了,人权已经堕落在尘埃。』

第二节:伊利胡说给耶稣听:『幸而后来有一位有大能大力的圣人师傅出世,就是佛陀释迦牟尼,他放弃了财富尊负和世俗的荣耀,他出家到荒野山林洞穴去修行,后来终于获得觉悟的大智慧成为佛陀。

第三节:佛陀教导世人修行佛法以获升华的人生,又教世人怎样尊重他人。

第四节:佛陀不讲那些神祇的律法,他只讲人的本性,他的规律只是公正平等,慈悲和公正。

第五节:伊利胡就说:『我可以引用一些佛陀的教训给你听,那都是很有帮助于妳的。』

第六节:『憎恨是一个残忍的词语,假如有人憎恨你,你不要理会:你能将他人的憎恨转变为爱和慈悲善心,尤其是,慈悲是像诸天空一般伟大的』。

第七节:『人人都应行善,善必灭恶,舍施可令贪鄙羞惭,真实无伪会使错谬的曲线恢复为直,因为错谬只不过是歪曲及迷失的真理。

第八节:『小有邪念者行邪行者,必自招痛苦烦恼,比他脚下的车轮旋转一样,必会回向循环。』

第九节:★『人若能克制自己,就比作战杀掉一千人都伟大得多。』

第十节:『人若能先以身作则以行所信之道,就是一个完人。』

第十一节:『以德报怨,以恩报仇,别人就不会再行不义,因为爱会净化心,受可净化施予者及受施者。』

第十二节:『佛陀的教训,都记载于印度的佛教圣经群书之内,你应去学习它因为佛语就是神圣的上帝的言语。』

(本文作者注:此一章内各节,均是意译,并非一字一宇直译,观其含义显然是佛陀所教的八正道内的大意的一部份,由于语又多次转译而走了样子。)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节:伊利胡与沙乐美在埃及佐安的山林,讲学了三年教育耶稣及其他学生,一切的学问都有记录下来在一本叫做『录』(Lo)的书内,那就是语录,是有价值的权威书籍。

第二十三节:玛利亚,约瑟,伊利莎白,约翰等,全家离开埃及,但是不敢回耶路撒冷,因为希律王虽已死,其子阿凯劳斯为王(Archelaus),仍然在位,十分残酷。

第二十四节:他们来到苦海边上(Bitter Sea)(注:可能是今之死海),他们到达安格地山地(Engedi),休歇在约述华(Joshua)家中,伊利莎白与其子约翰就在彼定居下来了。

(注:约翰后来长大成为施洗约翰,即是日后为耶稣施洗的,也是因为批评国土纳娶寡嫂,因而被捕下狱的施洗约翰。这位耶稣的姨表兄,后来被王后的女儿沙乐美向国土跳演七重纱脱衣舞,要求斩取约翰的人头,约翰因此丧命这是有名的圣经故事,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王尔德着作『莎乐美』及奥国大作曲家史屈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内『七重纱之舞』,就是依此故事而写成。)

第二十五节:约瑟,玛利亚,带着儿子耶稣,走向约旦,经过多日旅途,回到故乡那撤列(Nazareth) 第五部:

第十三章:(第一至二十二节,叙述施洗先知约翰的童年及其教育)。

第四五节.埃及撒卡拉(Sakara)佛教大庙祭司马德诺弗(Matherno).成为隐士,在山洞教育约翰。

第十二节:约翰表示不明白犹太人屠杀及人羔羊燔祭,怎会得到上帝宽恕及福庇。

第十三节:马德诺说:上帝并不要求人屠杀牺牲燔祭,这种残忍野蛮的宗教仪式不是佛的,也不是婆罗门教的,而是向其他国土的邪教学来的。

第十四节:『屠杀人类或动物牲口来燔祭,并不能消除罪孽!』

第十五节:『罪恶是由人心邪恶所产生的,人若要消除罪恶,必须自行反省悔改一切心中的邪念!』

第十六节 『人必须恢复净化心灵,净化方法就是爱心,慈悲和公正,然后才可获得消罪孽,获得宽恕。』

第十七节:★『这就是你,作为先驱使者所应向世人传教的。』

第十八节:约翰问:『什么是宽恕?』

第十九节:马德诺说:『就是偿还孽债:人若对别人做了不义的事,必须偿还,然后才可获得宽恕。』

第二十节:这位韦陀菩萨又开示没:『人的错误过失,只有目己才可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