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三)谏言谋略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三)谏言谋略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b7159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fc

(三)谏言谋略篇

一、(2016湖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詹何对

__

回基

答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本.在身 本:__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__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6长沙中考)文言文阅读。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伸”,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__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__(1)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2)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3)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地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6沧州9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吴王欲

伐.

身:____

__取讨的

伐人伸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告其左.右.曰 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雀延.颈 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乃罢.其兵 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A.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与前。(《狼》) .

3.下列对“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 ) A.同住的人中有一个年轻的书生想进谏却又不敢。 B.有一个叫少孺子的人想进谏却又不敢。 C.同屋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 D.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 4.结合文意,简要说说吴王是个怎样的人。

__一个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少孺子”和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个人物的进谏方式相似?都采用了什么方式劝说国君?

__与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进谏方式相似。都是用设喻说理的方式委婉地规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6原创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蹻(qiāo):战国时反楚起事领袖和楚国将军,楚庄王之苗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庄子谏.

____

劝智

谏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智.之如目也 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见 见:__看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明.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庄蹻为盗于境内 .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文段,谈谈你对庄子劝谏艺术的理解。

__庄子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用人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来比喻楚庄王只看到越国的兵弱政乱,却看不到自己国家的兵弱政乱,说理生动形象,便于楚庄王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