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如皋冒氏家族研究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明代如皋冒氏家族研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bf565bec3a87c24128c494

第4章冒氏家族与地方社会的芙系冒辟疆卧病之际,同乡中有一位感染疫疾,行将过世的居民,看见阴司勾摄牌上写了五十多个人的名字,包括钱某、许某及某某,冒辟疆之名也赫然在列。没有多久,钱、许等名列勾魂牌者一一离开人世。相继死亡者,前后达数十人。冒辟疆虽同样名列阴籍,但却有了一次神奇的经历,他“独神游瀚海,身入诸天,布霖雨于四方,畅清歌于床篑",关羽彩塑并且“忽然而醒,霍然而起”,像他的曾祖母一样濒死而复生。与此同时,和冒辟疆一起从事救灾工作的十几个家仆也都“死而复生"。①这可说是冒辟疆所经历的一次具有神话色彩的奇遇,却被人们当成事实一样传颂,并只字不漏地写入年谱中。那么,这奇遇当如何解释呢?华乾龙在寿序的结论中,将冒襄的死而复生看成是上天的意旨,并进而从修德劝善的角度,推衍出天意之所以然:“巢民之命在天,天之意则日子能生皋之死,吾不能生子之死,将谓修德不效,而作善未必降祥也!’’②冒辟疆以一介普通儒生,而能全活众人之命,并因此陷入危难之境,掌控祸福性命的超自然的力量若不能适时介入,势必将无法张显天理之昭彰。如果说华乾龙的天意还是一个较抽象的存在,还不能足以解释天人合一、因果报应观的话,年谱中的另一段记载:“邑令陈泣祷于神,死三日而苏”③,则有了较明确的指涉。邑令陈的名字叫陈秉彝,泣祷的神明是城隍。在《告城隍文》中,他先提到自己登门拜请冒辟疆参与赈灾,接着为我们描述了救灾工作的细节:每晨水米不沾,便凌风雪,给粥之外,多带家僮,躬查远近。瘗死亡、扶老幼、拯病危,倾屡岁家食之粮,散数百金娶媳之聘,罄竭施济,任劳三月有余,延救难计其数。@但全力救灾的结果,反而是将自己推向绝路:“忽然染疫,已绝生理,现今就木,而随赈垂死者十六人。”在接下来的记载中,邑令动之以情,说之以理,并以当时人普遍相信的因果感应之说,祈求神明作立即而有效的介入:若冒襄者,父母既老,二子甚幼。即冥数已尽,亦当鉴其救人血心,延纪益算。况襄半生孝友,文名德泽,中外共称。此人若死,是无天道。……伏乞体上帝好生之仁,昭积善延年之理,立赐回生。庶为善之报,如影随形。感应之诚,直通呼吸矣!。实际上,不论是华乾龙寿序中关于阴司勾摄牌或冒襄等人死而复生的记载,还是陈秉彝《告城隍文》中天人感应、因果报应的说法,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华乾龙:《冒巢民先生暨配苏孺人双寿序》,《同人集》卷二,第54页。o华乾龙:《冒巢民先生暨配苏孺人双寿序》,《同人集》卷二,第54页。@冒广生:《冒巢民先生年谱》,第444贞。@陈秉彝:《告堋隍文》,《蚓人集》卷三,第108页。@陈秉彝:《告城隍文》,《同人集》卷三,第108页。43两南人学硕十学何论文所共有的一些宗教信仰。但真正对这些信念作出最淋漓尽致的阐述的还是冒辟疆本人。正像他本人所说:“人有定命,兼可造命,此千古大丹也"①,看来他已把行善积德作为自己造命之一方。冒辟疆及其家仆死而复生的故事,对于如皋当地的士绅乡民来说,当然是一个值得不断书写、传颂的奇闻。但对冒辟疆而言,天人感应、因果报应的奇效,却早在他28岁时的一次家庭变故中就已体会过。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冒襄母亲马恭人奇病突来“乳忽生岩,医者危甚’’,经过几次求医问诊,病情都不见好转。想起从前的经历,冒襄决定在祝祷祈愿之外,采用一套更现实的办法,利用功德的累积为母亲延寿益命:“从五月起十八日起,每月免行千善,计十月限完万善,行善格以莲池大师、了凡先生为主,小为增减。”②到这一年年底,冒辟疆努力行善已达七个月之久,累积了七千余善的功德,母亲的病情也渐渐痊愈,性命得以保全。有了这样的一次灵验,给了冒辟疆莫大的启示和感悟:“因一言一动,感通之捷如此,遂不敢稍懈。"尽管在这一模式中,引发善行的动力本身掺杂了些许果报的宗教成分,但基本价值取向还是符合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以良知良能或经世济民为基点,在现实世界中积极行善,其行善的内容也正反映了我们对地方士绅的期待。另外,冒氏在科举上的节节胜利又使得这一信仰得到印证并受到莫大的鼓励。且看冒起宗的成功:“明冒起宗,万历丙午入学读书,稍暇即虔颂此篇(太上感应篇,笔者注),戊午登乡榜。是科临场,因病几危。及入闱,四肢困倦,目不见卷格,不知何处下笔。出闱后,所作之文,不记一字。及中式后,见原卷,字字端楷,始知闱中若有神助。己未下第,复发愿增注《感应篇》,博引旁靠,无不详尽。书成,即中进士,历官布政。"@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判定,冒起宗从万历三十四年(1606)入学读书后,即虔颂《感应篇》,四十六年(1618)的乡试,因此而中式。第二年会试不中,又发愿增注《感应篇》,而终于在崇祯元年(1628)书成后考中进士。可见,在冒起宗看来,诵读和批注《感应篇》不但是对《太上感应篇》的尊重,也是积福的方式之一。然而,这段极富教化寓意、又具戏剧性的过程,在顺治十四年(1657)辑刻的《感应篇图说》及乾隆四十六年印行的《感应篇汇编》这两种清代流通甚为广泛的《感应篇》注本中都有特别的记载,就连为整本图说作案语的徐白舫太史也认为冒氏的积善与科名之盛似乎有着某种联系。所以,他在结论中,将冒起宗两次神离的科场经历,完全归功于他二十年内在《感应篇》上所下的功夫:“徐太史日:沈疴临闱,身且不保,何有于名。冒似@冒辟疆:《书延寿丹方后》载《朴巢诗文集》卷六。@冒辟疆:《梦记》载《巢民文集》,第624页。。许瓒曾:《感应篇图说》(民国十七年刻),载《藏外道书》第27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