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讲义及习题 - 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立体几何讲义及习题 - 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c289b7f61fb7360b4c654d

立体几何考试要点复习

考点一:位置关系

1、线共点、点共线问题

⑴点共线:证明几点为两个面的公共点

⑵线共点:先证两线共点A,再证A在第三线上 2、平行

⑴线线平行:①证直线同时平行第三直线

②证直线同时垂直同一平面

③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购造平面?,?,l??,m??,????l只需

证明m//?即可

⑵线面平行:①证明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

②证明直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面面平行:证明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同时平行于另一平面 3、垂直

⑴线线垂直:①转化成线面垂直,再通过线垂直于面内所有直线得到 ⑵线面垂直:①线垂直于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②转化到面面垂直

⑶面面垂直:证明面过另一面的垂线

考点二:距离

1、线到线的距离:①共垂线段

②转化到面与面的距离

2、点到面的距离:①等体积法 (例如求P到面ABC的距离d,考虑在锥体P?ABC中,算出

1VA?PBC,已知VP?ABC?VA?PBC,根据锥体体积公式VP?ABC?S?ABC?d即得距离d)

3②转化到平行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

3、面到面的距离:转化到点到面的距离

考点三: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通过平移一条或两条异面直线,得到异面直线所成的平面角,

②在三角形中求角

2、直线与面所成的角:在三角形中求角(a、过直线上的点作平面的射影;b、找出垂线段、斜线段、射影;c、任意求出两条线段的长度;d、垂线段可以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平行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

3、二面角:①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

②在三角形中求角

1

考点四: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

使用条件:在空间图形中较容易的找到三条直线两两垂直(如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P?ABC中

AB?BC,PB?面ABC、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正三棱柱等)

一、位置关系

1、线线平行:证明直线AB//CD,就是证明AB//CD。⑴写出A,B,C,D坐标;⑵用坐标表示出

??AB,CD,⑶证明存在不为零的实数?使得AB??CD,即证两直线平行

2、线面平行:证明直线AB//面?。⑴用坐标表示向量AB;⑵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⑶证明

???????n?AB,线面平行即证

???3、线面垂直:证明直线AB?面?。⑴用坐标表示向量AB;⑵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⑶证明

?n//AB即可。

?????4、面面平行:证明平面?//面?。⑴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m;⑵再证明n,m平行即可。

二、空间中所成的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⑴用坐标表示向量AB,CD;⑵设AB,CD的夹角为?,⑶cos?=????AB?CDAB?CD???。(注意: cos?若大于0则直线AB,CD所成角为?;若小于

0,则直线AB,CD所成角为?-?)。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直线AB与面?所成的角。⑴用坐标表示向量AB;⑵求出平面?的

??法向量n;⑶设向量n与AB所成的角为?,cos?=???n?AB???,直线AB与面?所成的角 ?与直

AB?n线与法向量所成的锐角?互余。

3、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求面?与面?所成的角。⑴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m;⑵设向量

??????n,m所成的角为?,cos?=n?m??。(注意: cos?若大于0则面?与面?所成的角为?;若小

m?n于0,则面?与面?所成的角为?-?)。

2

三、运用空间坐标解立体几何中常见问题

例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为棱B1C1,B1B的中点。 ① 异面直线AE,FC所成的角; ② 求证:CF?面ABE;

③ 直线AE与面BCC1B1所成的角; ④ 面ABE与面BCC1B1所成的角

解:分别以向量所在的直线AB,AC,AA1为x,y,z轴,如图所示,设正方体的边长为1 。

???B1FA1EC1D1ABCD11A(0,0,0),B(1,0,0),C(1,1,0),F(1,0,),E(1,,1),B1(1,0,1)C1(1,1,1)

22uuuruuur11?AE?(1,,1),FC?(0,1,?)

2211uuuruuur1?0??1?(??1)AE?FC22=0 ① 向量AE,F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uuuruuur?11AE?FC12?()2?1102?12?(-)222即?=90

o?直线AE,FC所成的角为直角。

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ruuur② 法一:设面ABE的法向量为n=(x,y,z),AB?(1,0,0), ruuurruuurQn?AB,n?AE (法向量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的直线) ?x?1+y?0+z?0=0???? ?x=0,y=2z 令z=1,则n=(0,2,1) 1x?1+y?+z?1=0??2uuurruuurr?FC?2n ?FCPn ? CF?面ABE uuur法二:AB?(1,0,0) , uuuruuuruuuruuurQFC?AB?0,FC?AE?0,

3

?FC?AB,FC?AE

又QAE?AB?B

? CF?面ABE

uuurur1③ 易得面BCC1B1的一法向量面m=(1,0,0),AE?(1,,1)

2uruuurruruuum?AE2m与A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uruuur?

m?AE32? ??arccos (直线与面所成的角?与直线与法向量所成的锐角?互余)

3??直线AE与面BCC1B1所成的角?=-?

2ur?④ 法一、面BCC1B1的一法向量面m=(1,0,0) 面ABE的法向量n=(0,2,1)

rururrn?mm与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rur=0

n?mrur?n?m

?面ABE与面BCC1B1所成的角为90o。

法二、(直线垂直于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面?,经过面的垂线的面?与面?垂直。)

五、补充:

1、公理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过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过两条平行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三垂线定理:垂直斜线,垂直射影;垂直射影,垂直斜线。

3、射影定理:平面外一点引平面的斜线,斜线段越长,射影越长;射影越长,斜线越长。 4、三余弦定理:

例1、平面?内的?MON?60?,PO是?的斜线,PO=3,?POM??PON?45?,那么点P到平面?的距离是 ( ) A、3 B、3333 C、 D、 423解:PA?面?

由三余弦定理的cos?POA?cos?AON?cos?PON

cos?POA?cos30??cos45? co?sPOA?RT?POA中PO?3?OA?6?PA?3

4

226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