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环城生态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青羊区环城生态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c3390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2

成都环城生态区包括以下内容: 1、环城生态湖泊水系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即是沿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7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总的用地规模为187.15平方公里,包括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内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和开发建设用地。

根据规划,环城生态区内将构建“六湖八湿地”的生态湖泊水系。6个大型湖泊包括安靖湖、北湖、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和青龙湖;8片集中湿地包括安靖湿地、北湖湿地、龙潭湿地、青龙湿地、三圣湿地、锦城湿地、江安湿地和金沙湿地。

2、环城生态区综合交通系统 快速交通:“两环、八轨、二十八射” 两环——三环路、绕城高速;

八轨——8条轨道交通(1、3、4、5、6、8、9、10号线)及临近站点;

二十八射——28条快速畅达的放射状骨架道路,包括北新干线、犀安路—洞两路、沙西线、老成灌路、成灌高速路、IT大道、芙蓉大道、光华大道、光华八线、成新蒲快速路、新川藏路、老川藏路、货运大道、新机场高速路、大件路、剑南大道、益州大道、天府大道、新成仁路、成自泸高速路、成龙路、老成渝路、成洛路、龙石路、成青金快速路、龙青环线、蜀龙路、川陕路。

13

3、慢行交通:规划300公里慢行绿道网络

双环互联——在绕城高速两侧形成绿道双环,主要沿河道、湖泊、湿地、绿带形成互相连通的慢行绿道;

全域贯通——在环城生态区内形成满覆盖、网络化的绿道体系; 有机衔接——将环城生态区内的绿道体系与市域绿道系统连接,形成内外衔接、全域一体的慢行绿道网络。

静态交通:规划9处包含机动车(含旅游大巴)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静态交通设施。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项目的建设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需要

成都市为稳步推进“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成都市委确立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近期目标是用5-8年将成都建设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集聚、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中期目标是用20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后期是用30至50年基本建成世界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项目建成将进一步完善青羊区基础设施,有效推进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2.2 项目建设满足《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提出: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环城生态区,是指由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确

14

定的,沿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五百米范围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其具体范围由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确定。

第四条 环城生态区的保护,应当遵循生态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严格管理的原则,确保生态环境资源永续存在,实现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相结合,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十四条 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由农用地和园林绿地构成,总面积为133.11平方公里。其中,锦江区12.23平方公里,青羊区8.13平方公里,金牛区15.76平方公里,武侯区9.26平方公里,成华区16.23平方公里,龙泉驿区17.43平方公里,新都区19.74平方公里,温江区1.5平方公里,双流县9.15平方公里,郫县16.14平方公里,以及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内7.54平方公里。”

本项目建设是属于青羊区辖管的环城生态部分,满足相关要求。 3.2.3项目建设是美化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实施后,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提高生活情调。因此,项目的建设可以打造绕城高速外优美的环境,对提升片区发展活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3.2.4项目建设是建设现代化成都的有效途径

项目实施可以起到提升绿化景观功能效果,美化环城生态沿线,美化周边环境,为沿线提供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工程,有助于片区开发建设。

15

青羊区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但并不是要求简单地“绿化城市”,生态城市首先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项目实施后作为城市的一条生态廊道,可以发挥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可以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周边市民的生活品质具有显著效应。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建设现代成都的需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