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c4eee910661ed9ac51f3cf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

2016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②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④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 ⑤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可用石灰加以改良。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B

【使用和讲评建议】热点提醒: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二、化学用语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B HCHCH + [ A.氟化氢的电子式: H F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CHCHA.氟化氢的电子式: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2233nn

131C.水分子球棍模型: 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3I 【答案】D

【典型错误】A. HF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电子式错写成离子键;B.聚丙烯结构简式中的链节表示错误;C.球棍模型要体现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原子相对大小,水分子球棍

模型为。

【使用和讲评建议】热点提醒:(1)电子式书写典型错误:漏写孤对电子或多写孤对电子,如NF3的电子式如甲烷的球棍模型为:

、比例模型为

;(2)正确区别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三、离子共存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SO42

--

B.c(Al3+)=0.5 mol·L-1的溶液中:Na+、K+、AlO2、SO42

--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Ba2+、NO3、Cl

--

D.能溶解Al(OH)3的溶液:NH4+、K+、SO42、HCO3 【答案】C

【典型错误】B. Al3+与 AlO2因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使用和讲评建议】

熟悉复分解反应(是否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

(Fe3+与SCN)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热点提醒:

------

(1)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CO32、HCO3、S2、HS、SO32、HSO3、SiO32----

、AlO2、ClO、CH3COO等。

1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

(2)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H4+、HCO3、Fe3+、Fe2+、Cu2+、Al3+、Mg2+等。

---

(3)离子之间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如:Ba2+与SO42、Ca2+与CO32、Ag+与Cl等。

----

(4)离子之间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HCO3、SO32;OH与NH4+等。

---

(5)离子之间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OH、ClO等。

----

(6)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NO3(H+)、ClO等与I、-----

S2、sO32、Fe2+等、Fe3+与I、S2、sO32、等。

(7)离子之间生成配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C6H5OH;Ag+与NH3?H2O等。

----

(8)双水解完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CO32、HCO3 、 AlO2、SiO32,Fe3+

----

与CO32、HCO3、 AlO2 、SiO32等。 四、化学反应原理中图像问题

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表示温度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1

B. 图2表示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t℃时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4可判断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D

【典型错误】A.能改变活化能的只有催化剂;B.起始pH应大于1 ;C.起始时冰醋酸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

【使用和讲评建议】除上述图像,还应注意强弱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或pH的变化图像。

五、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作双氧水分解的氧化剂 B.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常用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C.碳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答案】C

【典型错误】B.稀硫酸作淀粉水解催化剂,浓硫酸会使淀粉脱水炭化。

【使用和讲评建议】热点提醒:芦山地震后可用84消毒液、ClO2等做杀菌消毒剂来杀菌消毒;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工业上电解

a b熔融MgCl2制得金属镁,电解熔融Al2O3制得金属铝。 电源M六、化学反应原理 KN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b PbO2 2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

A.右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K与N相接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B.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 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ΔH<0

C.分别向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片,完全反应后,所得氢气体积V(HCl)= V(CH3COOH)

D.向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能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KW减小 【答案】B

【典型错误】错选A,正极PbO2生成PbSO4,质量也在增加。

【使用和讲评建议】电化学易错点:根据电流方向、电子流向、溶液中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阴阳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判断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pH的变化,关于电子转移数目及电极反应产物的计算。可充电电池从原电池到电解池,电极的变化口诀是正接正,负接负。 七、物质的转化

7.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

222①NH3 ?????? NO ????? HNO3 2②浓HCl ????? Cl2 ???? 漂白粉

O/催化剂,△MnO加热加热O和HO石灰乳③MgCl2(aq) ???? 无水MgCl2 ?电解??? Mg

32④饱和NaCl(aq) ????? NaHCO3 ???? Na2CO3

2⑤铝土矿 ?????NaAlO2溶液?????Al(OH)3?灼烧?Al ???Al2O3 ???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A

【典型错误】②实验室采用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③MgCl2(aq)应在干燥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抑制Mg2+水解,同时带走水分)制备无水MgCl2。 【使用和讲评建议】钠、镁、铝、铁、铜、氯、溴、氧、硫、氮元素及化合物间的相互转换。

八、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5NA C.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D.5.6g铁与0.1mol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典型错误】D.铁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氯化铁(与铁是否过量无关),铁和三氯化铁溶液才能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使用和讲评建议】通过C选项教会学生利用“最简式”解决此类问题;通过B选项强化学生记忆Vm=22.4L/mol的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气体”,同时还要明确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溶液中离子数目的计算:如1L0.1mol?L-1 FeCl3溶液中,含0.1molFe3+(错误);

---

某温度下,1L pH=8纯水中,含106 mol OH(错误);常温下, pH=8氢氧化钠溶液含106 mol -

OH(错误)。

九、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NH和CO加热NaOH溶液足量CO电解 3

高三化学考前指导

9.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

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2Cu2+2H2O4H+O2↑+2Cu

+-+-

B.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24= BaSO4↓+H2O C.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Cu + H2O2 + 2H+ = Cu2+ + 2H2O

--

D.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答案】C

+++++++

【典型错误】A. 电解某电解质溶液,阴极放电顺序:Ag> Fe3>Cu2>H(酸)>Fe2>Zn2>H

+++++-----

(水)>Al3>Mg2>Na>Ca2>K;阳极放电顺序:非惰性电极>S2>I>Br>Cl>OH>最高价含

-++-

氧酸根离子。B. 当溶液呈中性时,OH和H应为1:1,而要满足Ba2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

+-+-

则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24= BaSO4↓+2H2O。相似的问题有:向硫酸铝钾溶液中加氢氧化钡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向含1mol硫酸铝铵的溶液中加含2mol氢氧化钡溶液;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使用和讲评建议】

解答此题要“一看、二查、三判断”,看反应原理(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查电荷守恒,判断反应物用量与产物是否一致(如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物是Al(OH)3还是Al3+。要熟悉复分解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明确微粒在溶液中存在形式(如HClO),表达是否符合要求。 十、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是金属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E B.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 > E

C.B与C、B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答案】D

【使用和讲评建议】掌握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化学键的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十一、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11.金银花中能提取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绿原酸(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原酸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B.绿原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氧化反应

C.1 mol绿原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NaOH D.绿原酸水解的一种产物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A

【典型错误】对手性碳原子个数的判断。 【使用和讲评建议】

(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与苯环相连的碳上有氢的有机物、酚羟基、与羟基相连碳上有氢的醇、醛基、甲酸某酯。

(2)1 mol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与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