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拼音、成语、关联词、句子、修辞、古诗词、习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小学语文]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拼音、成语、关联词、句子、修辞、古诗词、习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da8fe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22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辅助练习】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⑴ 这只空调虽然体积不大;( ) ⑵ 只要你做的事对人民有益;( ) ⑶ 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

⑷ 小明的爸爸( );还会修汽车。

⑸ 尽管林玲学习十分努力;( )(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⑴ 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⑵ 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⑶ 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暗堡。

⑷ 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⑸ 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 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 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 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二、变换句式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练习:

(1)困难没有吓倒他。 (2)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而是用反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练习:

5、句子

5 / 11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 一是改变标点; 二是改变人称代词; 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练习: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三、修改病句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练一练】修改下列病句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城了。 3、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5、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态度。

6、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7、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8、“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四、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6 / 11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练习: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1、 周总理( )听汇报。 2、(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 )地掠过湖面。

4、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五、排列句子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练习: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六、标点符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7 / 11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引号: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破折号:

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省略号 :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练一练】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有一回小朋友在树林里找到一只很小的松鼠把它带回家松鼠还没睁开眼睛不会吃也不会走小朋友们把它跟猫放在一块儿猫在小松鼠身上这儿闻闻那儿舔舔它 就把它当作小猫来抚养和松鼠睡在一块儿松鼠觉得冷了大猫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它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辅助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6、修辞

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