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dceed210661ed9ac51f3d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1.1先秦

考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选择 经济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选择 思想 百家争鸣 材料

一 重难点突破

突破1 先秦时代历史特征

先秦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

政治: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到瓦解。最重要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以礼乐制度为维护工具,形成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官僚,特点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巩固王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经济: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农业是古代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提出各种治国方案,供统治者选择。

突破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1、经济:井田制瓦解,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必然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的约束,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为争夺霸主地位,诸侯招贤纳士;士阶层崛起,从不同的社会集团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给思想文化觉醒带来影响。

4、思想: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批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突破3 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政治: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保证小农经济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 经济:小农经济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者抑制商业,防止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源。 科技:小农经济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例如天文历法、数学、农学等,使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突破发展为近代科技。

家庭伦理:小农经济下,男子是主要的劳动力,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

民族心理:小农经济造成农民的吃苦耐劳、忠厚老实,同时自私狭隘保守落后。

1

二 知识清单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 目的 内容 分封制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宗法制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周王至高,邦国臣属于周王,并分封属下,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确立了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为纽带联系在一起。 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保障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到加强。 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一体化。 两者互为表里,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度原则下的分封制。 历史作用 相互关系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2

2、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为最主要的特征,生产目的不为交换而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即为生存不为市场而生产。自然经济不具备特定的社会性质,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性质中。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因此,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不同概念但又有交集。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小,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联系加深。由此分析:

(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三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而非个体家庭为单位,因此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

(2)中国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伸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不是自然经济。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参与市场。由于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产,故称小农经济。1927年苏联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取代。中国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代替。 (4)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吧土地长期承包给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属于小农经济。但本质不同在于它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小农经济,土地公有,与市场联系相比较传统意义上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面目全非。

总结: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特征:

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生产规模狭小;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本质特征。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3、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孔子 仁 仁者爱人 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以礼教化 改良政治 礼 克己复礼西周等级制度 正名 体现了保守性 老子 道 世界本源;辩证法;政治理想倒退小国寡民

孟子 仁政 性善论 王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舍生取义,养浩然之气 荀子 礼法并施 性恶论 霸道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爱无差别

庄子 齐物论万事万物本质无差;逍遥超然无所恃——隐居;天人不相胜,人为即伪 韩非 法:法不阿贵;变法:期修古不法常可;法术势集法家大成;重农抑商

3

【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三 经典训练

【1】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宗法制到官僚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 )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西周政治是( )

A.神权政治 B.皇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4】《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 A. 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诸侯权力增强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5】“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官僚政治影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