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e7082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e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选自《岳阳楼记》)

【乙】

庆历中,议弛①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②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③未减,岁入不可阙④,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⑤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弛:放开。②行:指对商人实行赋税。③国用:国家的开支。④阙:同“缺”,缺少。⑤宽:放宽。⑥寝:终止。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 .②吾谁与归 归依 .③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只,仅仅。 .④其议遂寝 停止,平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

(3)概括乙文主要内容,乙文内容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分析】参考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宋代庆历年间,有人提议要放宽盐和茶叶专卖的禁令以及削减商人的赋税,范仲淹认为不可行。因为征收盐和茶叶税,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对商人征税,并

第17页(共32页)

没有(对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如今朝廷的各项开支没有减少,每年的税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向茶山盐池和商人征收,就必然要向农民收取。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当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先节省国家的各项开支;国家的用度有了盈余,就应该先宽减对农民的税收和劳役;然后才可以考虑到商人。因此,开放私营茶叶和盐的禁令,减免商人的税收都不是眼前急办的事情。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心情。 ②句意: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③句意: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但:只,仅仅。 ④句意: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寝:停止,平息。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句意为:(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或(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②中重点词语有:孰若: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句意为: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

(3)①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及对文本内容分析与筛选能力。概括文言文语段的内容,需要在正确理解文本意思的前提下,结合概括的格式: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作答即可。根据“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⑤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可以概括为:范仲淹重农抑商。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乙文内容印证了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

(1)①心情;②归依;③只,仅仅。④停止,平息。

(2)①(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或(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②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

第18页(共32页)

(3)范仲淹重农抑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为”的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替,给;做,制造) 此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为人五(刻有) 故不为苟得也(为了) 今为宫室这美而为之(接受)

12.(19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这一锅汤 翟敬宜

①妈妈爱煮汤,深信“先喝汤,胃不伤”,菜色再简单,汤不可缺。妈绝对是有天分的家厨,再简单的汤进了她的锅,美味立刻向上加乘。以家常的玉米排骨汤来说,她嫌排骨油重,用乌骨鸡脚代替,再多加一个西红柿,汤色更清美,还多了讨喜的微酸与胶原蛋白。

②费工的当属除夕团圆饭的一品锅,那可是年度压轴戏。鸡汤当底,海参、花枝鱼、鲜笋丝、鹌鹑蛋……好料结伴来,但绝不加芋头,以免浊了小清新。锅一上桌,就是爸从口袋摸出压岁钱的时候。香气与热气,把一大家子暖暖团在一起。

③一年年过去,吃一品锅的人变少了。哥哥们在海外成家,还在父母身边的只剩出嫁的女儿。我的运气太好,婆婆全面包容长媳的任性,让我得以在除夕夜回娘家守着一品锅,还不断带来新吃客,先半子,再孙子。外孙对姥姥的汤超迷恋,好汤煲粥,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

④对于我的拒绝长大,老天终究给了一个大警示。妈病倒了,两个月来回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手术加化疗让她的胃口与体力尽失,看到饭菜就皱眉,遑论下厨。她的洁净厨房让给了钟点工、回娘家的我和不再远庖厨的老爸。

⑤眼看钟点工的菜不合妈胃口,爸又实在上不了手,老买外食也不是办法,青黄不接之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在家做实验,猛看食谱外加想象力,勉强做出接近妈妈风格的汤。但火候跟调味的掌控太差,滋味如何,我心中有数。

第19页(共32页)

⑥“一点都不像姥姥做的!”负责试喝的儿子每次都说中要害,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好在新来的煮饭阿姨厨艺好多了,妈终于不必再忍受女儿做的汤。

⑦曾经,我想过把妈的汤谱一道道记下来,但时间没站在我这边。她的病情很快恶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我只能尽量陪她,提防着任何的猝不及防。

⑧有一天,她嘴里尽是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死亡可能逼近了,紧急联系护理师,决定次日送她住院。中午时,妈突然字字清楚地对我说:“我想吃饭。”

⑨直觉告诉我,这顿饭,我得自己做。七手八脚地做了不辣的咖喱鸡饭,想着妈吃不下,重口味的比较开胃。我把饭端到床边,一口口喂她,见她勉强咀嚼吞咽,突然想起怎么忘了做汤,妈习惯要先喝汤的呀!

⑩饭才吃了几口,妈就不肯嚼了,我用棉花棒替她清了口腔,出门上班,打算跟公司多请几天假。道再见时,妈抬手向我挥了两下。

?傍晚,我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爸妈家”。通话键一按,手机那头传来爸爸悲切的嘶喊。

?多年来,我庆幸着那天中午亲手做了饭,却后悔着为何要上班,不多留一会儿替她煮碗汤。

?妈走后,寂寞的爸体力日衰,再也不下厨,也不想习惯阿姨做的菜,开始在餐厅外食,除夕夜也喊我们一块儿上饭店。直到前年的年夜饭,他虚弱得出不了门,我决定把大菜交给外卖,卷起袖子,做几道妈常做的菜。

?我做菜很慢,脾气很大,绷紧神经怕出错,谁都不准来打扰。站了一整天,我做了如意菜、蒜薹炒腊肉、青蒜拌莴笋,以及大年初一早上爸要吃的茶叶蛋、韭菜饺子和煎年糕。腰酸腿麻地端到爸家,瘦削的老人笑眯了眼。只是,菜肴摆满了一桌,正中间是买来的佛跳墙,不是一品锅。没人想点破。

?我好想完美复制一品锅,但太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如妈走后的每个腊月初八,我都想做咸腊八粥给爸吃,那是我们的私房粥,全球没处买,网络找不到,可我就是记不清,那一锅神秘的美满丰盛的粥,妈到底是用了几种米粮、多少种食材?

?前年5月,爸也走了。原本对做菜缺乏兴趣的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个转变。只要走进厨房开始炖汤,锅里的丝丝香气就像蒸气熨斗,可以神奇地抚平我的压力与焦躁。 ?炉边的我竟然不再紧绷暴跳了。会不会是妈妈在对我说:“妹妹啊,这是你煮的汤,你不必做得跟我一样,就用你的想法,做出你的味道,让孩子永远记得……”放松后,汤变好喝了,于是我又做了疙瘩汤。儿子惊讶地望着我,说:“妈,像耶!”

第20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