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谋共赢乘势促发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携手谋共赢乘势促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0101dba58da0116c17492a

携手谋共赢 乘势促发展

泛北合作风生水起

《湖南日报》2008年8月11日

仲夏的北部湾波光粼粼,舟轮穿梭。7月30日至31日,北岸小城北海市在经历历史高温天气的同时,迎来了“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这里如期举行。中国和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东盟八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600多人,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沟通、合作、繁荣”的主题展开研讨,数十家中外媒体的200多名记者到会采访。世界第一次把目光聚集在这座中国最西南的滨海小城。作为特邀湘粤黔贵“周边四省”之湖南媒体代表,记者深切感受了我国实施大西南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战略的铿锵步伐,感受到我国西南省区、中部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东盟八国和我国粤、港、澳、桂、琼五地区)携手共舞,共同发展的广阔前景。

当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通货膨胀日益增大,特别是多哈多边贸易谈判再度失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加剧,使局部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这是与会官员学者的共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确定性背景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难点和趋势”成为本届论坛的两大热点。

7月30日下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东盟秘书处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讨论了联合专家组工作方案及泛北合作可行性研究大纲。此举标志着泛北合作已经迈开实质性步伐。据介绍,泛北合作在部分领域和具体项目上取得初步进展。在港口合作方面,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国都表示愿意共同推进区域港口服务网络的建设;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越南与广西已达成共识,推动友谊关—河内等高速公路的修建和南宁—河内、胡志明市等铁路的改造新建;泛北部湾地区的航空、海上旅游、产业投资、物流园区规划合作等正在加速。

广西“开门”忙“织网”

今年1月16日和5月29日,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开放开发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也为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主任陈武介绍,未来五年,广西将投资3000亿元以上优先发展交通,使西南出海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初步建成,确立全国通向东盟的枢纽地位。到2010年,形成连通西南、中南、华南较为完善的铁路通道网络;同时加快推进国道、省道干线路网改造,到2012年与周边国家、邻省建成14条高速公路通道。

携手中西部省份谋共赢

湖南紧邻广西,在西南出海大通道中,连贯东西,承启南北。在论坛多个会访场合,嘉宾们多次提到与湖南的合作。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负责人分别谈到了湘桂水陆航空交通网和通关建设等事项。广西方面介绍,建设湘桂铁路复线,是构建连接中部、东部省市并与京广干线相衔接的高标准、大能力铁路通道的需要,目前,由南宁开往北京的特快,广西境内时速不能超过百公里,到衡阳才加速,运量可想而知,湘桂铁路复线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在公路建设方面,广西将尽快打通进入湖南的省际快速通道,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效率。

泰国商务部常秘谢捷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泰国旅游业世界闻名,又是大米特别是优质大米出口大国,与湖南等中部省份的互补合作空间大,在构建泛北部湾旅游网络,合作开发精品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建立区域旅游多边和双边联合机制,促进旅游出入境便利化,在农产品加工合作与贸易等方面大有作为。

有专家认为,从战略的高度看,沿海企业往周边的东盟国家转移并不是坏事,但有的国家基础设施远没有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方面有优势,如果再扮演好了泛北合作角色,经济将实现快速长效发展。

泛北合作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大战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湖南从西南大通道出海,入北部湾共舞,参与

国际与地区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朱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