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作业(贵州大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旅游地理学作业(贵州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03d8edcaaedd3382c4d310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4 贵州省梵净山旅游景点旅游规划浅析

4.1 旅游地规划概论

旅游景区规划(旅游地规划)是指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项资源、有效经营和科学管理旅游景区,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价值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根据规划的内容及深度不同,景区旅游规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修建性规划。在这三个规划层次之外,旅游景区还可以根据各景区特点编制景区旅游策划或概念性规划、旅游项目策划,或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开发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在编制内容、深度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4.2 贵州省梵净山旅游景点旅游地规划

1)旅游资源调查

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涵括8大类22亚类57基本类型,主要有山岳、峰岩、峡谷、溪流、瀑布、涌泉、溶洞、森林、古树、名木、田园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古寺庙、古村镇、古建筑、古遗址、摩崖石刻、革命文物、历史文物、民族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整体表现为“一山三县五寺七镇九河,二十八坝三十六峰四十八庙,百村千寨千景万顷林”。

景区多珍稀奇绝旅游资源,主要有“四奇四绝”,“四奇”为奇峰、异岩、神泉和佛光;“四绝”则包括黔金丝猴、珙桐林海、千年紫薇和万米睡佛等。其它高品位旅游众多,构成梵净山得天独厚、冠绝中国的旅游资源禀赋。 2)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资源品质较高,极具开发潜力。梵净山为“世界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圈”,中国佛教弥勒道场,拥有10至14亿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质地貌景观,黔金丝猴、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罕见的云海佛光天象等大量高品质旅游资源,使梵净山极具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潜力。

2、类型丰富,复合度高,可开发复合多元旅游产品。景区内旅游资源类型比较齐全,涵盖全部旅游资源8个主类,31个亚类中的22个亚类和57个基本类型。山水形胜的自然资源、多彩靓丽的文化资源,形成景区类型丰富、组合度高、复合多样的旅游资源体系,为旅游景区开发复合多元旅游产品提供坚实基础。

3、空间分布大集中、小分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景区内七个乡镇一村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梵净山以及周边的太平河、蔡家河、永义河、寨英河、顺溪河沿线区域,约占一半以上的资源,其他的大部分区域则

- 11 -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相对分散,规模也较小。

4、文化生态资源组合,适宜整合开发。景区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省和武陵山区的文化富集地区。自然与人文的资源组合,区域空间的协调分布,为旅游景区整合开发、统筹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5、弥勒及宗教文化资源突出,旅游品牌开发。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乃“武陵正源,天下众名岳之宗”,是全国著名的弥勒道场,已具打造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的雏形。弥勒文化是梵净山潜在的突出优势文化资源,可作为重要的旅游品牌、文化品牌来培育和打造。

6、民族文化浓郁,利于村寨联动开发。梵净山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既相互交融,又保存各自民族的文化习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3) 发展战略

1、国际化战略。针对入境旅游者或国内远程游客,从旅游形象、品牌、营销、产品、活动、服务、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国际化和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

2、目的地战略。主动融入贵州省域旅游发展,承担主要旅游目的地接待功能,为贵州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创造条件。成为中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多彩贵州”国际旅游名牌的核心组成部分,贵州省主要旅游接待服务基地。

3、创新发展战略。在项目策划、产品构建、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开发运作等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趋势进行适时创新。从市场主体入手,引进和培育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旅游企业,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

4、产业集聚战略。按照大旅游发展的要求,以“环梵净山大产业布局,培育环山旅游生产力”为导向,周边集聚相关旅游产业要素、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功能,区带形成规模效益,构建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增长带区,打造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5、文化渗透战略。遵循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发展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使三大文化体系成为大梵净山旅游区的核心旅游吸引物,使文化特色、文化要素全面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之中,全力培育梵净山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

- 12 -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6、区域协作战略。充分利用景区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强化大梵净山和遵义、黔东南、湘西等周边热点旅游地之间的协作,逐步加强与贵阳、重庆、长沙、昆明等区域旅游大城市之间的线路协作、客源共享与捆绑营销,实现大区域合作共赢。

4)规划布局

以梵净山为龙头,联动周边乡镇区域,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旅游资源、发挥交通优势、统筹区域发展,进一步优化景区旅游发展布局,把景区景点建设布局与旅游交通、旅游村镇、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整体构建“一核一圈一环”的空间发展布局,其中:

一核:金顶宗教文化核,为梵净山山顶游步道所到的区域,以生态观光为主。 一圈:珍稀动植物生态保护圈,包括除梵净山山顶以外的山体区域,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

一环:旅游产业发展环,环梵净山周边七乡镇区域,以旅游服务接待和旅游产业链培育为主。

5)规划实施

结合梵净山旅游景区发展的实际,并参照国内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为了保障本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梵净山旅游景区的发展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梵净山旅游景区管委会为铜仁市政府派出机构,是景区管理和实施主体,联合与协调铜仁市相关部门以及江口、松桃和印江三县,借助行政权威和所掌握的社会经济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旅游业的快速启动,并在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整体营销、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主体。在产品开发、景区建设、市场开拓、宣传促销等各个领域,真正发挥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梵净山已经进驻的旅游开发以及未来招商引资的旅游企业的投资能力,吸引大批有实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来景区投资。

市场运作。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旅游运行的各个方面,依靠市场手段进行产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多面手的作用,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带,将梵净山旅游景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核心的多产业、多部门集群发展的休闲产业孵化基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行业自律。在政府(宏观)—行业(中观)—企业(微观)这个管理链条中,行业

- 13 -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标题 1,章标题(有序号)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协会作为联系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发挥着协调、规范、服务的主要功能。

社会参与。梵净山旅游景区在开发中更要特别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一方面,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社会的参与,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扩大当地群众的参与机会,使其在梵净山旅游产业发展中有所受益;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开发适合当地百姓消费的旅游产品,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