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0b2f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e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高正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主要从课标、教材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课标

学段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经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位置。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程内容标准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数的运算

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常见的量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有关的简单问题。 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拼图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三、统计与概率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四、综合与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找规律、第八单元总复习。分别安排在四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找规律、。要求: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10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图形与几何中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要求: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拼图 统计与概率中有分类与整理。要求: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想一想、摆一摆和总复习共2个单元。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

(一)科学性——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学素材的选择,既体现数学的实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找规律”从学生们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二)可读性——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例如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第19页的放学以后、第31页的牧场上、第86~67页的小小商店等,都是反映学生生活的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内容,第20页的热闹的小河边、第25页的爱劳动的小松鼠、第41页的小熊一家,第43页的能干的小青蛙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有趣的游戏,第9页的“听反话”、第30页的“教你折飞机”、第44页的“估一估、猜一猜”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过程性——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反应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例如第19~20页的例题和练习,第22页、第75~77页的一些练习题等,这里一般都展示了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提示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先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然后探索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再试着用语言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经历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又如“统计”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让学生收集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再调查本班学生各喜欢什么颜色,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四)伸缩性——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五) 整体性 (六) 现实性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又如教材在第6页、第37页和第85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分别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