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3f80256edb6f1aff001f41

个房子已经存在于建筑师的头脑当中了。动物凭的是本能,不是靠思想,不是靠意识和目的。

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先有意识和目的,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以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理解,发生了重大的差别。以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既然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而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那么我们来看,意识和目的第一个特点,他们认为是偶然性,这个人他为什么有一个动机跟目的,这纯粹是偶然的,无法预见的。动机跟目的,都带有偶然性。因此人的活动也是乱七八糟的。所以整个社会历史就没有规律,不可能准确的预测准确的把握未来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因此历史是偶然的。很古老的时候,西方的历史学家说,埃及艳后长得很漂亮,最漂亮的是她的鼻子。这个消息传到了古罗马,古罗马的很多贵族就为了看她的鼻子跑过去。像凯撒、安东尼都跑过去,就带着一个大兵团,把中东给扫荡一遍。后来的西方历史学家经常说,如果埃及艳后的鼻子短一点或者长一点的话,整个中东的历史都会重新改写。

这就是以前的哲学家们的第一个观点,历史是没有规律的。第二,动机跟目的带有个人性,什么意思呢,咱们普通人的一个想法动机和目的,是无所谓的。但如果是大人物呢,一个政治家,一个军事家,他如果有一个动机跟目的,结果就会使得整个社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或者朝那个方向发展。所以以前的历史学家们认为,整个历史是英雄个人的历史。这叫英雄史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历史没有规律。第二,英雄史观。而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呢?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大不相同。

恩格斯首先说,确实不错,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构成的,人的活动是先有一个意识和目的,但是应该接着来探讨,意识和目的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意识和目的,为什么没有另外一个意识和目的。恩格斯的观点是,不能用意识来解释意识。你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你生活在这样一个客观物质条件下,观念背后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在座的各位和农民工的想法肯定不会完全一样。什么原因啊?因为你所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农民工所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有重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了你们两群人的想法上的重大的差别。分析意识和目的不能在这个框框之内来分析,应该跳出来找到它背后的物质性的客观性的原因。而一找到客观原因,你顿时会发现,在这个客观条件下你必然会有这个想法,他在另外一个客观条件下,他必然会有另外一些想法,这不就找到它的规律性的东西了吗?然后第二条。

现实生活当中,你不能光看到个人的意识和目的。个人的意识和目的千差万别,但是你会发现在社会当中,很多人的动机跟目的发生冲突,结果相互抵消,相互抵消了。你有这个动机和目的,另外有人和你恰好相反,结果你们两个人力量抵消了,等于你们俩人的动机和意识都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了。因此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动机和目的,而是一大群人所有的合力。恩格斯把它叫做合力,这才是引起社会变动的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为什么千百万人都有这个想法,那就不是所谓纯粹的用偶然性能解释的了。研究意识和目的,应该研究它的群体性,你表面看起来是英雄个人,在挥巨手。很多人经常说,你看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一挥巨手,中国就朝那个方向发展。毛泽东当时如果朝这个方向挥巨手,肯定中国就朝这个方向发展了。很多人把许多问题就归罪在毛泽东个人身上,按照恩格斯的理解,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你不能光看表面上毛泽东挥巨手,

而应该更深刻的看到,为什么毛泽东一挥巨手,当时中国千百万人愿意跟着毛泽东干。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真正能影响历史的,表面看起来是英雄个别人物,但是你更深刻的发现,是背后千百万的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不是英雄个人的历史,那个看法太肤浅,而应该看到千百万群众,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这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你想阻挡历史潮流,这不可能,是办不到的。这样经过恩格斯一分析,同一件事情,就是历史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先有意识和目的,恩格斯的分析得到恰好相反的结论,有客观原因就能总结规律,而历史不是英雄史观,是群众史观。

大家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了。群众是分阶级的,这个阶级的群众,那个阶级的群众,群众在现实生活当中,展开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背后是经济利益。恩格斯分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法国,而他们内部有三大阶级在展开斗争,一个是地主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还有一个叫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为什么斗争呢?为了经济利益。为了经济利益而展开的阶级斗争,它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化。

接下来恩格斯就把阶级这个东西朝下,朝上两个方向来探索。结果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模型。平时说的马克思主义,它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框架,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是最基础的东西,然后是国家和法律,这是所谓的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然后最高的是思想意识上层建筑,是从上往下这样决定的。说到此,我们会发现,刚才讲自然科学的发展,结束了自然哲学。而唯物史观的提出,就结束了以前的历史哲学。我们有了一个唯物史观做指导,就可以具体的来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得出具体的结论。这就是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大的创新就在于建立了唯

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的整个书到这个地方,基本上就结束了。最后留了两段结束语,这个结束语也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恩格斯说,哲学它以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全,是个科学之科学,它什么都研究。但是自从三大发现以后,哲学就不要研究自然界了。自从出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哲学以后不要研究历史了,哲学既不研究自然,也不研究历史,那它研究什么东西呢?恩格斯说,未来的哲学最主要研究的就是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这是未来哲学一个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思维可以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说简单一点就是人面对世界怎么思考,这一点也是哲学家一直在关注的重要的问题。这是恩格斯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全书的最后一段,恩格斯说,在德国古典哲学当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新派别它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在劳动发展当中理解社会史,从劳动史当中找到了理解社会史的钥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史是从劳动这个角度来看待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特别重视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的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普普通通劳动的人是工人阶级。所以马克思主义这个新派别,它一开始针对的对象就是工人阶级,而这个时候在工人阶级当中,对理论的兴趣很高,因为他们要改变自身的状况,就必须要用理论作为一个武器,所以恩格斯最终的结论就是,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的继承者。这句话是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而它提出来的理论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是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造舆论的,是工人阶级一个舆论武器,所以工人阶级运用这个武器来搞革命,搞斗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人阶级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