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反恐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10反恐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9693197e21af45b207a846

C、“先搜爆排爆,再勘查现场” D、“先勘查现场,再搜爆排爆”

9、下列属于化学爆炸的有( B )。

A、闪电 B、甲烷爆炸 C、氢弹爆炸 D、轮胎爆炸 7、常见炸药按照用途及成分综合分类为( B )。 A、单质炸药、混合炸药; B、起爆药、主炸药、火药、烟火剂; C、气态、固态、液态; D、起爆药、自制炸药、火药、烟火剂;

10、炸药的猛度是指炸药爆炸时对直接接触的物质和介质的( C )

A、抛射能力 B、烧毁能力 C、粉碎能力 D、刺激能力 11、下列属于正确的手工失效方法是( B )

A、见线剪线 B、逆习惯法 C、见缝插针 D、寻找电池

12、处置器材是排爆专业人员在现场处理/排除爆炸装置时使用的专用器材。下列器材中属于处置器材的是( C )。

A、防爆罐 B、炸药探测器 C、爆炸物摧毁器 D、防爆服

13、爆炸物处置技术包括:爆炸物应急处置技术和爆炸物专业处置技术。例如:( C )属于爆炸物的专业处置技术。

A、防爆毯覆盖法 B、液氮冷冻法 C、水枪摧毁 D、投入防爆罐法 14、排爆人员在执行排爆专项任务时,应以排爆小组为基本作业单位实行。每个排爆小组以3—5人为宜,其中主排手1人、服排手1人、辅助人员1—3人。下列属于副排手的职责的是( C )

A、制定排爆作业的具体方案 B、对排爆作业的后果负责 C、对排爆作业方案提出意见 D、器材保障 15、人身安检实施程序的是( B )。

A、通过安全门初检、X光机复检 、搜身检查; B、通过安全门初检、手持金属探测器复检、搜身检查; C、通过X光机初检、手持金属探测器复检、搜身检查; D、通过安全门初检、手持金属探测器复检、通过X光机检查

16、坚持( A )的原则,是确保处置匿名威胁爆炸案万无一失的重要前提。

A、“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B、“以快制爆的原则” C、“先搜爆排爆,再勘查现场” D、“先勘查现场,再搜爆排爆”

17、凡是以行凶破坏为目的而带有( C )的爆破器材,均称为爆炸装置。

A、包装物 B、炸药 C、起爆系统 D、导线 18、常见炸药按照状态部分可分为( C )。

A、单质炸药、混合炸药; B、起爆药、主炸药、火药、烟火剂; C、气态、固态、液态; D、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烟火剂;

19、下列属于金属探测器材的是( B )。

A、安全门、电子听器; B、手持金属探测器、安全门;

C、扫雷器、炸药探测器; D、扫雷器、电子听器; 20、爆炸可疑物现场当发现爆炸物重量为8kg时,应划定警戒区半径为( B )

A、200米 B、150米 C、100米 D、20米 21、坚持(B )的原则,是确保处置爆炸可疑物现场人员安全的根本要求。

A、“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B、“不要轻易触动” C、“先搜爆排爆,再勘查现场” D、“先勘查现场,再搜爆排爆”

22、排爆队员在实施手工排除爆炸可疑物时,应采取( B )开启其包装物。

A、顺序开启法 B、逆习惯开启法 C、寻找电池法 D、见线剪线法

四、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20分) 1、常用炸药的检验方法有(ABC)。

A、点燃实验; B、撞击实验; C、水解实验; D、物理喷显; 2、炸药的特性是(BC)。

A、必须有氧燃烧; B、可无氧燃烧;; C、怕水怕潮; D、怕干燥; 3、安全检查的禁带物品包括(ABCD)。

A、枪支弹药;B、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物品; C、管制刀具;D、公安机关认为有可能妨碍公共场所安全的其他物品。 4、涉爆现场处置中几种不好的手工失效方法(ABD)。 A、“见线剪线”法; B、“见线插针”法; C、“逆习惯开启”法; D、“寻找电池”法; 5、下列属于辅助人员的职责的是(ABCD)。

A、提供器材保障; B、协助主排手实行排爆作业; C、提供通讯保障; D、技术调查和取证; 6、爆炸犯罪的特点为( ABCD )。 A、威力大 B、影响大 C、作案工具易得到 D、不易留下证据 7、炸药的爆炸作用包括( AC )

A、爆破作用 B、超压作用 C、爆炸作用 D、撞击作用 8、实施防爆毯覆盖法时切忌( CD )

A、用防爆围档围住爆炸物 B、直接用防爆毯盖住爆炸物 C、用防爆毯包裹爆炸物 D、制作支撑物 9、下列属于仪器检查法的是( ABC ) A、金属探测器法 B、炸药探测器法 C、X-射线透视检查法 D、动物检查法 10、下列属于的副排手职责的是(ABD ) A、提供器材保障、通讯保障、技术保障 B、协助主排手实行排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