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aa5ecc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b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由于细胞中含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全套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旦沿着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脱分化到原来的状态,A正确;

B.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B错误;

C.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错误;

D. 胚胎干细胞能诱导分化为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不能体现全能性,全能性是以个体的实现为标志,D错误。

8.下列关于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质膜中都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 B. 整个露在膜表面的蛋白质无脂溶性部分 C. 质膜调控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只与膜蛋白有关 D.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会使质膜面积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

【详解】A. 许多细胞的质膜中夹杂着“刚性”的胆固醇,并不是所有质膜,A错误; B. 膜蛋白都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整个露在膜表面的蛋白质只是脂溶性部分没有暴露在外侧,B错误;

C. 质膜调控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不只与膜蛋白有关,也与脂双层有关,C错误;

D.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方式是胞吞,吞噬泡的膜来自质膜,因此会使质膜面积变小,D正确。

9.将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A. 不生长 C. 直立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向左弯曲生长 D. 向右弯曲生长

感光部位在尖端,据图可知,幼苗无尖端,故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且琼脂块中生长素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在尖端下部分布是均匀的。生长状况的判断方法:①看有无生长素的产生,有则生长,无则不生长;②再看生长素在生长部位的分布,若均匀,则直立生长;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图中幼苗没有芽尖,琼脂块也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上,生长素向下运输,且在下部分布均匀,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C正确。

10.下列物质转运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A.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K+ B. 海水鱼的鳃将体内的盐排到海水中 C. 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血液和体液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见物质转运方式有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其中扩散和易化扩散的方向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

【详解】A.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A错误; B. 海水鱼的鳃将体内的盐排到海水中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需消耗ATP,B错误; C. 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为扩散,不消耗ATP,C正确; D.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为胞吐,消耗ATP,D错误。

1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主要位于内环境 B.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C.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非特异性防卫作用的场所是内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详解】A.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 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B正确; C.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C错误;

D. 非特异性免疫中第一道防线在体表,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12.如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细胞场所,M、N代表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线粒体基质

B. 3-磷酸甘油酸被N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C. M先脱去1分子CO2形成二碳化合物参与柠檬酸循环 D. 甲中有多种酶,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甲、乙、丙代表细胞场所,M、N代表物质,据题图可知,甲表示细胞溶胶,乙表示线粒体基质和嵴,丙表示线粒体内膜,M为丙酮酸,N为[H]即NADH,据此分析。 【详解】A. 乙是进行柠檬酸循环的场所,应该是线粒体基质和嵴,A错误; B. 光合作用中,3-磷酸甘油酸被NADPH还原为三碳糖磷酸,B错误;

C. M为丙酮酸,先脱去1分子CO2形成二碳化合物,二碳化合物再进入柠檬酸循环,C正确; D. 甲为细胞溶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但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线粒体,D错误。

13.下列关于脂质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蜡可防止叶片中水分过多地蒸腾

B. 某些脂质和糖类一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中3次用到吸水纸 D. 活动中检测蚕豆种子也能观察到较多的橙黄色颗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脂质主要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不过其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脂质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一般将切好的薄片置于培养皿的水中,挑选最薄的切片,用毛笔将它放到载玻片中央,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再用滴管将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观察。

【详解】A. 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叶片表面的植物蜡可防止水分过多地蒸腾,A正确;

B. 脂质包括磷脂、油脂等,某些脂质如油脂跟糖类一样,也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

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中3次用到吸水纸,分别是染色前吸去材料表面的水、染色后吸去多余的染液和制片前吸去乙醇溶液,C正确;

D. 蚕豆种子中的油脂含量极低,检测蚕豆种子不能观察到较多的橙黄色颗粒,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