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整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真题演练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3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c29ca3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6

期末考前模拟(A卷) 六年 语文(部编)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供总复习使用)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正月(zhēng zhèng) 耽搁(gē ge) 含情脉脉(mài mò) ...畜养(chù xù) 和平(hé hè) 华罗庚(huá huà)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àn xià tang shí xuán wō xī shēng

chōuti pì jìng kāi záo róu yǎn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漫:①到处都是;②广阔,长;③随意地,胡乱地。 1.漫卷诗书喜欲狂。( ) .2.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 .3.我们即将度过一个漫长的暑假。( ) .却:①后退;②退还,不受;③回头。 4.却看妻子愁何在。( ) .

5.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 .6.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 .四、写出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5 分)

1.赤豆害水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

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

3.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 )

4.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 5.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五、下列古诗与其作者及朝代相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马诗》——李贺——隋代 B.《竹石》——郑燮—— 明代 C.《石灰吟》——于谦—— 清代 D.《过零丁洋》——文天祥—— 宋代

六、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七、解释加点的字词,并翻译诗句。(9 分)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 绝胜: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但: 爱: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须: 青春:

八、课内阅读。(11 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而 做的演讲。(2 分) 2.解释下列生字。(2 分)

固: 或: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 因为 。(2分) 4.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2 分) 5.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九、课外阅读。(15 分)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_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gōu_ jù)偻着身子像 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liáng liàng)起这个打伞的 .

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她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她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儿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们俩写一首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会兴(xīng xìng).

旺起来呢!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并说出“地”和“制宜”在文中分别指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4.文中为什么说两个孩子很“木讷”?(2分)

5.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2分)

6.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我真想

提示: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