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dc745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7

的原因的一句话。《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故曰弊在赂秦也。)《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过秦论》中陈涉与秦始皇有多处对比:⑴地位出身: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与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⑵军队数量:陈涉“数百”与秦始皇“万乘”; ⑶军队素质:陈涉“疲弊之卒”与秦始皇“良将、信臣、精卒”;⑷武器状况:陈涉“斩木为兵”与秦始皇“劲弩、利兵”;⑸地理条件:陈涉“阡陌之中”与秦始皇“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金城千里”。 8、《过秦论》中陈涉与九国有多处对比:⑴地位出身: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与九国“君主”;⑵军队数量:陈涉“数百”与九国“百万之众”; ⑶军队素质:陈涉“疲弊之卒”与九国“名将统率”;⑷武器装备:陈涉“锄耰棘矜”与九国“钩戟长铩”;⑸才能:陈涉“不及中人”与九国人才“深谋远虑”。 9、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10、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1、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警策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出师表》的警策语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师说》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句读之不

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吾未见其明也。”

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8、《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中“师不

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9、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10、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1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

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的错误态度。

1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 ”。 1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