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0e9939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2

9 古诗三首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渭城朝雨浥轻尘( ) .A.城市 B.湿润 2.西出阳关无故人( )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天将要亮 B.快要明白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

huáng hé qiāng dí yáng liǔ hé xū

( ) ( ) ( ) ( ) wèi chéng yáng guān( yí mín mó tiān ( ) ( ) ( ) ( ) 三、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

四、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的句子是: 。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戌边的时间之长,边塞战斗频繁的句子是: 。

2.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是: 。

3.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河的壮阔、雄奇的特征的诗句是: 。

六、结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最后一句中“望”和“又”分别蕴含怎样的情感?

七、课内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八、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一、1.B 2.B 3.A

二、黄河 羌笛 杨柳 何须 渭城 阳关 遗民 摩天 三、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1.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五、1.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2.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六、“南”表达了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又”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和埋怨。

七、1.边塞寂寞、冷落、肃杀 孤寂、艰苦

2.守边将士们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必胜信心。 3.这句诗是边塞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黄沙”二字既是实景,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

八、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

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第四句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诗眼是“急”字,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时的忧伤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