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汇编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汇编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3213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c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目录

北京卷 2-8

天津卷

全国一卷

全国二卷

全国三卷

9-15 16-38 1

201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

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3.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

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撒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

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

时间 1550年以前 1551—1722年 1723—1861年 1862年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松江市镇数量 59 113 167 369 2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1903年,林舒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

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舒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暗瓜分的危险 B.领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1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

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持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一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8.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3

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

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20.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

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2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

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蕃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37.(36分)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书(重要制度变迁) 高祖(刘邦)本纪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篇目举例 4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1)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

西汉社会状况。(12分)

材料二 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持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材料三 “历史有什么用呢?面对孩子的疑问,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撰写了一部史学专著来回答这一问题。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谈谈历史对你有什么用。(12分)

要求:从“能力或方法”“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1.(26分)坭兴陶、宜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坭兴陶文化”成为广西钦洲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品牌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