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荧光分析法基本概念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389c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3

分子的水溶性, 可实现水相中的Hg2+ 选择性识别 选择性识别Hg2+的荧光传感器

PET

同样为选择性识别Hg2+的荧光传感器,受体4以荧光素为荧光团,同时在受体中引入硫原子以增加与Hg2+的结合能力。在pH = 7的缓冲溶液中,受体4存在从苯胺到荧光素的PET过程,荧光量子产率仅为0.04。随着Hg2+的加入,苯胺到荧光素的PET过程被抑制,受体的荧光强度增加5倍,光谱略有红移。干扰实验表明除Cu2+外,其它金属离子的存在对Hg2+的检测并不干扰。

2F?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指在两个不同的荧光团中,如果一个荧光团(Doner)的发射光谱和另一个荧光团(Aceptor)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重叠,当这两个荧光团间的距离合适时(一般小于100?),就可以观察到荧光能量由供体向受体转移的现象,即用供体的激发波长激发时,可观察到受体的荧光发射。进一步讲,就是在供体的激发状态下由一对偶极子介导的能量从供体向受体转移的过程。此过程没有光子的参与,所以是非辐射性的。

影响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因素

一、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重叠程度 二、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 按照F?rster’s理论

三、供体与受体的跃迁偶极的相对取向

识别F-,HPO4-的荧光传感器

受体分子7未结合阴离子时存在从芘(能量供体)到 2,3-二吡咯-喹喔啉(能量受体)的共振能量转移,以 325nm(芘的吸收带)激发,观察到位于 495nm的2,3-二吡咯-喹喔啉的强荧光发射峰。随着阴离子(F?或 HPO42?)的加入,2,3-二吡咯-喹喔啉的荧光强度减弱,且其吸收光谱也发生变化,表明 FRET 过程受到抑制。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跟单独的 2,3-二吡咯-喹喔啉相比,受体7 通过FRET进行传感的灵敏度有所提高。 选择性识别Al3+的荧光传感器

受体分子8利用结合前后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重叠程度的不同,从而选择性进行Al3+的传感。分子中邻羟基苯基三唑自身不发荧光,与Al3+结合后荧光有所增强(尽管仍很弱),但其发射光谱与香豆素343的吸收光谱重叠程度大为增加,能量转移效率提高,达到信号放大之目的。在甲醇-水(1:1)的pH 5.0缓冲溶液中,以350 nm光激发受体8(邻羟基苯基三唑的吸收峰), Al3+ 的加入使香豆素343的荧光增强7倍,检测限为50 nM,其它金属离子除Cu2+和Fe3+使受体8荧光猝灭外,对测定无影响。 3.激基缔合物(excimer)

如果两个相同的荧光团(主要是多环芳烃)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合适,当其中一个荧光团被激发以后就会和另外一个处于基态的荧光团形成激基缔合物(excimer),其荧光发射光谱的特征表现是原来单体的发射峰减弱或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强而宽的、长波长的无振动精细结构发射峰。由于形成这种激基缔合物需要激发态分子与基态分子达到“碰撞”距离约3.5?,因此荧光团间的距离是激基缔合物形成和破坏的关键

利用各种分子间作用力改变两个荧光团之间的距离和取向,如用结合客体前后单体/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光谱变化就能够表达客体被识别的信息。萘、蒽、芘等荧光团由于具有较长的激发单线态寿命,易形成激基复合物,常常用于此类探针的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