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3ec6a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f

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诗句描述的没有涉及到化学反应,故A错误; B.沙里淘金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

C.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爆竹爆炸过程中,火药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为了便于取用,实验室的药品应按照同类别物质摆放在一起。某同学取用纯碱溶液后应完它放回的位置为 A B C D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同类物质应该放在一起, A中盐酸和硫酸属于酸;B中酚

B. B

C. C

D. D

酞和石蕊属于指示剂;C中的NaCl属于盐,故应该和碳酸钠放在一起;D中氢氧化钠属于碱。 故选C。

【点睛】实验室中实验药品存放遵循同类药品放在一起原则,酸放在一起,碱放在一起,指示剂放在一起。

3.下列去除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I2):充分加热

B. Fe粉(Al):加入足量NaOH溶液,溶解后过滤 C. SiO2固体(CaO):加入足量稀HCl,溶解后过滤 D. CO2气体(HCl):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 【答案】D 【解析】

【详解】A. I2易升华,充分加热时,可以与氯化钠固体分离,故A正确; B. 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铁不可以,故B正确;

C.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CaO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与HCl反应,故C正确; D. CO2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应该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4.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AgCl是强电解质,推测AgBr也是强电解质

B. 已知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也能化合生成FeCl2 C. 已知Al(OH)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推测NaOH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 已知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推测Na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 AgCl和AgBr都是盐,绝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故A正确; B.氯气的氧化性较强, Fe与Cl2化合生成FeCl3,故B错误; C. NaOH属于强碱,不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

D.Na非常活泼,与硫酸铜溶液作用,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无法置换出铜,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现象或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 在江河入海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B. 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成美味的豆腐

C.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河流本身携带的泥沙以胶体形式存在,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涉及胶体性质;

B.石膏是电解质,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涉及了胶体的性质;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没有涉及到胶体的性质; D.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涉及了胶体的性质。 故选C。

6.下列关于含硅元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有固定的熔点

B. 单质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 C. SiO2制成的光导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NaOH溶液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玻璃是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A错误;

B.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等,故B正确; C. SiO2是原子晶体,不导电,故C错误;

D. 普通玻璃中含有SiO2,NaOH溶液能够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能够把瓶口和瓶塞粘在一起,影响实验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7.2018年11月28日张家口市某公司附近发生爆炸起火事故。经调查,该事故是由于一辆运输乙炔(C2H2)气体的车辆爆炸引起。乙炔与氧气体积比为2:5时爆炸最剧烈,此时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A. 2:5 【答案】D

B. 5:2

C. 40:13

D. 13:40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与氧气(O2)体积比为2:5时,即乙炔(C2H2)与氧气(O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2:5,设n(C2H2)=2mol,n(O2)=5mol,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mol×26g/mol]:[5mol×32g/mol]=13:40,故乙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3:40。 故选D。

8.2018年11月13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国际单位制进行修改。新的摩尔的定义规定,1摩尔物质包括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基本单元。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2gSO2中含有0.5NA个O2 B. 常温常压下,11gCO2中含有0.75NA个原子 C. 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

D. 1L0.3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0.3NA个NaCl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SO2中只含有SO2分子,不含有O2,故A错误;

B. 11gCO2的物质的量是0.25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0.25molCO2分子中含有0.75mol原子,即0.75NA个原子,故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NaCl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NaCl完全电离成Na和Cl,不存在NaCl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9.在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Cu2+、Cl-、SO42- C. Na、CO3、NO3、H 【答案】A 【解析】

【详解】A. K、Cu、Cl、SO4离子间不发生反应,所以它们可以共存,故A正确; B. Cl、Ag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所以Cl、Ag不能共存,故B错误; C. CO32-、H+反应生成CO2和水,所以CO32-和H+不能共存,故C错误;

D. Fe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 HCO3-和OH-反应生成CO32-和水,所以Fe3+和OH-, HCO3-和OH-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

-+

2+

2-+

2--+

+

-

B. K+、Cl-、Ag+、NO3- D. Fe、HCO3、Na、OH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