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原理 各章节 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汽轮机原理 各章节 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65d48a84868762caaed51a

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 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 C. 减小叶片高度 D. 采用部分进汽

27. 部分进汽度越小,则:

A. 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大 B. 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小 C. 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大 D. 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小

28. 汽轮机级采用部分进汽度的原因是

A. 叶片太长 B. 叶片太短 C. 存在鼓风损失 D. 存在斥汽损失

29. 某列喷嘴叶栅工作段弧长为1037mm,平均直径1100 mm,则该级的部分进汽度为:

A. 0.3 B. 0.5 C. 0.66 D. 1

30. 下列哪种损失不属于叶栅损失

A. 喷嘴损失 B. 动叶损失 C. 余速损失 D. 叶高损失

31.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叶型损失?

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 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 C. 安装叶顶围带 D. 选用扭叶片

32.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

A. 采用部分进汽 B. 采用去湿槽 C. 采用扭叶片 D. 采用复速级

33. 扭曲叶片适用于汽轮机的下列哪种级?

A. 径高比比较小的级 B. 径高比比较大的级 C. 工作在湿蒸汽区的级 D. 调节级

34.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叶轮摩擦损失?

A. 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 B. 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

C. 尽量减小叶轮与隔板间腔室的容积 D. 采用部分进汽

35. 在汽轮机的低压级中,摩擦损失很小的原因是因为 较大。

A. 蒸汽比容 B. 圆周速度 C. 级的平均直径 D. 蒸汽湿度

36. 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取下列哪个措施?

A. 加隔板汽封 B. 减小轴向间隙 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

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臵

37.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

A. 安装叶顶围带 B. 选用扭叶片 C. 减小叶片高度

D. 在无喷嘴弧段部分的动叶两侧加护罩

38. 减少轴封漏汽的措施是

4

A. 增加轴封齿数 B. 减少轴封齿数 C. 加大轴封直径 D. 以上途径都不可以

39. 在叶轮上开平衡孔,可以减小

A. 叶高损失 B. 部分进汽损失 C. 漏汽损失 D. 湿汽损失

40. 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A. 动叶顶部背弧处 B. 动叶顶部内弧处 C. 动叶根部背弧处 D. 喷嘴背弧处

41. 减小排汽压力损失提高机组经济性,汽轮机的排汽室通常设计成:

A. 等截面型 B. 渐缩型 C. 缩放型 D. 渐扩型

42. 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

A. (9~12)% B. (12~15)% C. (15~18)% D. (18~20)%

43. 提高汽轮机末级蒸汽干度,可采用下列那种方法?

A. 提高蒸汽初压 B. 降低排气压力 C. 采用回热抽汽 D. 采用再热

44. 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

A. (9~12)% B. (12~15)% C. (15~18)% D. (18~20)%

四、多项选择

1. 背压式汽轮机和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共同点包括下列哪几项?

A. 排汽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 B. 能发电 C. 能供热 D. 没有凝汽器

2. 支持轴承的作用是 。

A. 平衡轴向推力

B. 保证对转子的支撑作用

C. 确定转子与静子的相对幅向位臵 D. 维持转子相对于静子的正确轴向位臵

3. 级的反动度越大,则 。

A. 喷嘴的理想焓降越大 B. 动叶的理想焓降越大

C. 蒸汽对动叶栅的反动力越大 D. 蒸汽对动叶栅的冲动力越大。

4. 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 。

A. 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 B. 蒸汽仅对动叶施加冲动力 C. 动叶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 D. 动叶理想焓降等于零

5. 蒸汽通过渐缩喷嘴的临界流量与 有关。

A. 喷嘴的出口面积 B. 级的反动度 C. 蒸汽的压力比 D. 喷嘴前滞止状态的蒸汽参数

6. 已知某级喷嘴前压力为P1 = 8.4 MPa,喷嘴后压力为P2 = 4.45 MPa,该级蒸汽的临界

压力比为0.546,试判断该级喷嘴内的蒸汽流动状态:

5

A. 喷嘴的蒸汽流量小于临界流量 B. 喷嘴的蒸汽流量等于临界流量 C. 喷嘴出口的汽流发生偏转 D. 喷嘴出口的汽流不发生偏转

7. 蒸汽在叶片斜切部分膨胀的特点包括

A. 蒸汽汽流发生偏转 B. 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 C. 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 D. 叶片出口可以得到超音速汽流

8. 若余速在下一级中被利用,则 不变。

A. 本级的有效焓降 B. 本级的理想焓降 C. 级的理想能量 D. 本级的余速损失

9.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叶高损失?

A. 增大叶栅平均直径 B. 减小叶栅的平均直径 C. 采用部分进汽 D. 采用扭曲叶片

10.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部分进汽损失?

A. 采用扭叶片 B. 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 C. 在叶轮上开孔 D. 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

11.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

A. 采用扭叶片 B. 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

C. 在叶轮上开孔 D. 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

12.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级内的漏气损失?

A. 加装隔板汽封片 B. 在动叶根部安装径向汽封片 C. 设计叶片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 D. 在叶轮上开平衡孔

13. 汽轮机级内漏汽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些部位?

A. 隔板汽封 B. 动叶顶部 C. 动叶根部 D. 叶轮轮面和隔板间隙

14.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设计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可减小漏汽损失 B. 安装汽封片可以减少漏汽损失 C. 汽封片越多,漏汽量也就越小。 D. 纯冲动级中没有漏汽损失

15. 叶轮上开平衡孔的作用是

A. 减小漏汽量 B. 减小轴向推力 C. 转子平衡 D. 减小隔板漏汽损失

16. 湿汽损失产生的原因包括:

A. 湿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加速时,一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滴 B. 水珠速度低于蒸汽速度 C. 水珠撞击下级喷嘴进口内弧 D. 蒸汽的过冷损失

17. 可减少湿汽损失的措施包括

A. 提高汽轮机排汽压力 B. 采用去湿装臵

6

C. 采用扭叶片 D. 提高初压

18.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湿汽损失?

A. 采用斜切喷嘴 B. 有吸水缝的空心喷嘴 C. 限制排汽湿度不得超过12%~15% D. 在叶片进汽边凹弧上镶焊硬质合金

19. 为保护末级动叶片提高其抗冲蚀能力,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叶片进汽边背弧上镶焊硬质合金 B. 叶片进汽边背弧上局部淬硬

C. 将司太立合金片焊在动叶顶部进汽边的背弧上 D. 加装围带

20. 汽轮机调节级内存在下列哪几项损失?

A. 部分进汽损失 B. 余速损失 C. 叶高损失 D. 湿气损失

21. 汽轮机高压级的主要损失有

A. 叶高损失 B. 叶轮摩擦损失 C. 漏汽损失 D. 湿气损失

22. 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级可能包括下列哪几项损失?

A. 叶高损失 B. 鼓风损失 C. 扇形损失 D. 湿汽损失

23. 长叶片设计成直叶片,将产生多种附加损失,主要有 。

A. 沿叶高圆周速度不同所引起的损失 B. 沿叶高、叶片宽度不同所引起的损失 C. 沿叶高节距不同所引起的损失

D. 轴向间隙中汽流径向流动所引起的损失

五、计算题

1. 知汽轮机某纯冲动级喷嘴进口蒸汽的焓值为3369.3 kJ/kg,初速度c0 = 50 m/s,喷嘴

出口蒸汽的实际速度为c1 = 470.21 m/s,速度系数? = 0.97,本级的余速未被下一级利用,该级内功率为Pi = 1227.2 kW,流量D1 = 47 T/h,求: (1)喷嘴损失为多少?

(2)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焓? (3)该级的相对内效率?

2. 某冲动级级前压力p0=0.35MPa,级前温度t0=169°C, 喷嘴后压力p1=0.25MPa, 级后压

力p2=0.56MPa, 喷嘴理想焓降Δhn =47.4kJ/kg, 喷嘴损失Δhnt=3.21kJ/kg, 动叶理想焓降Δhb =13.4kJ/kg, 动叶损失Δhbt =1.34kJ/kg, 级的理想焓降Δht=60.8kJ/kg,初始动能Δhc0=0,余速动能Δhc2=2.09kJ/kg, 其他各种损失ΣΔh=2.05 kJ/kg。计算: (1) 计算级的反动度Ωm

(2) 若本级余速动能被下一级利用的系数ζ1=0.97,计算级的相对内效率ηri。

3. 某反动级理想焓降Δht=62.1kJ/kg,初始动能Δhc0=1.8 kJ/kg, 蒸汽流量G=4.8kg/s,

若喷嘴损失Δhnζ=5.6kJ/kg, 动叶损失Δhbζ=3.4kJ/kg,余速损失Δhc2=3.5kJ/kg,余速利用系数μ1=0.5,计算该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

4. 某级蒸汽的理想焓降为Δht = 76 kJ/kg,蒸汽进入喷嘴的初速度为 c0 = 70 m/s,喷嘴

出口方向角?1 =18°,反动度为Ωm = 0.2,动叶出汽角?2 = ?1-6°,动叶的平均直径为dm = 1080 mm,转速n = 3000 r/min,喷嘴的速度系数φ = 0.95,动叶的速度系数ψ = 0.94,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