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新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b59d7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f8

哲学的基本问题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解析】 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或者说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故A项入选。

【答案】 A

2.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围绕________分成________两大阵营。( ) 【导学号:25520019】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解析】 正是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应选D项。

【答案】 D

3.下列说法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D.我思故我在

【解析】 A、C、D三项都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应选B项。 【答案】 B

4.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说明人能够

认识事物、思维能够反映存在,D符合题意。

【答案】 D

5.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决定存在

C.是否承认存在是可以被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解析】 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正确;A、B、D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6.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 ) A.思维能认识存在

B.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C.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D.思维决定存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理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因而C符合题意。

【答案】 C

7.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导学号:25520020】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解析】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必须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排除A、B两项;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 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④哲学的产生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

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故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排除④。

【答案】 B

9.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能不涉及许多方面,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它们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形式。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能力提升]

10.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是指( ) 【导学号:25520021】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析】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说,只有在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时,区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才有绝对的意义,故答案选B。A、C、D三项对引文理解错误,应舍去。

【答案】 B

11.下列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 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③正确。①④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2.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上看,这是因为( )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决定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从市场出发促进企业发展,体现了①④;②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③属于不可知论观点。

【答案】 D

13.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①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④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问题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哲学上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问题,不仅是因为这一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而且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是指世界观,④是指哲学本身,都不是题干问题的原因。

【答案】 B

14.1959年,毛泽东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针对当时我国理论界的争论,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说:“思维和存在不能画等号。说二者同一,不是说二者等同,不是说思维等同于存在,它能够反映客观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的运动,并且由此产生科学的预见,而这种预见经过实践又能够转化成事物。”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不能画等号?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解析】 第(1)问,实际是要求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区别,根据教材指出思维和存在有何不同性质即可。第(2)问,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几方面展开。

【答案】 (1)思维和存在的性质不同。思维是主观的、第二性的东西,存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东西。

(2)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指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②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就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③在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我们既

要把二者分开,又要看到二者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