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期中作业答案(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劳动法期中作业答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bc4808b8f67c1cfbd6b83d

B.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共有关系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D.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个体餐馆非法雇工的关系 7.以下社会关系中,( )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A.某作家将其书稿交出版社出版而形成的出版关系 B.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C.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D.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8.《劳动法》第2条第2款中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该条款中《劳动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以下( )。

A.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B.国家机关公务员

C.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D.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 9.以下劳动关系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的有( )。 A.农业劳动者与村民自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B.某家庭与聘用的保姆之间的雇佣关系 C.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

D.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2.以下关于“劳动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必须符合法定就业年龄

B.劳动者不仅应符合法定就业年龄,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C.劳动者有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上劳动者的不同定义

D.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的公民。因此,劳动者只能是中国人。 3.以下关于劳动权的基本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权 B.劳动权的核心是工作权和报酬权

C.劳动权是结果平等权 D.劳动权是机会平等权

4.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个体工商户请学徒做帮手最多不超过( )。

A.三个人 B.五个人 C.七个人 D.八个人

6.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以下不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 ) A.东方歌舞团 B.上海杂技团 C.国家体操队 D.山丹编织厂 7.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 )。 A.合法行为 B.合法行为与事件 C.事件 D.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8.张某于1993年从某技校毕业后被一家机床厂录用,并于该年10月同该机床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1998年10月,原合同期满后,张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但双方均未提出终止或续订合同的要求,且厂方仍按张某原工资数额发给张某工资。1999年6月,张某因搬家打算到离家较近的另一机床厂工作,遂到厂劳资科办理转移工作手续,遭到厂方拒绝,厂方并要求张某与厂方续订劳动合同。张某认为机床厂无权要求自己续订合同,厂方遂扣押方某档案,双方为此发生争议。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问题:张某申请仲裁是否有理由?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角度分析,本案张某何种权利受到了侵犯?

A.自主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休息休假权 D.职业培训权

9.某市某电器公司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9年4月,该公司登出招工启事:“本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200万美元,实力雄厚。现招聘工人100人,条件如下:男女性别不限,均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身体健康,年龄在24岁以下。”19岁的王某去该公司应聘且参加了文化考试,成绩优秀,但最后却没有能够被录取,而比王某成绩差的其高中男同学却收到了录用通知书,王某去该公司询问的时候却被告知:“你的学历太低,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所以没有被录用”。王某认为自己具备了招工启事上所要求的“高中文凭”,符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条件。人事部经理遂告诉王某,公司总经理彭某特意指出,男职工是高中以上就可以了,女职工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才行,王某遂于1999年5月10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处理申请,请求责令某电器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请问: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角度,该电气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王某何种劳动权利?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休息休假权 D.职业培训权

10.职工李某1985年8月进某皮鞋厂工作,二年后因失恋精神失常,经当地区精神病防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经住院治疗,以后也常有病假。1995年9月李某以要调换新单位为由申请辞职。在单位制作的\职工辞职申请审批意见表\中的\家属意见\一栏中李某的

父亲写上了\同意\二字,并签名。皮鞋厂随后同意了李某的辞职请,并办妥了有关的退工手续。以后,因李某的病情被新单位了解,未被录用。李某的父亲要求皮鞋厂仍收回李某,遭到拒绝。李某的父亲代李某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李某的辞职申请属无效行为,皮鞋厂应与李恢复劳动关系

B.家属态度可以成为单位在作出是否同意辞职申请时的参考,不能替代申请人的主观意志

C.辞职至裁决前的待遇按病假处理。 D.单位同意其辞职申请是正确

11.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

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 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 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

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 12.以下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是( )。 A.委托他人行使劳动行为能力

B.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不能委托他人行使 C.委托他人行使劳动权利能力

D.代理他人行使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13.以下对于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同时产生

B.先有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

C.依法设立先享有劳动权利能力,注册后依法享有劳动行为能力 D.破产清算时,只具有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者个人的权益有( )。 A.劳动就业权 B.报酬请求权 C.休息休假权 D.自主择业权

2.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 )。 A.工人劳动法律关系 B.本单位劳动法律关系 C.兼职单位劳动法律关系 D.技术人员劳动法律关系 3.以下哪些法律事实会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 )。

A.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 B.劳动者死亡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变更 D.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4.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是( )。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事件 D.劳动者辞职 E.劳动者死亡

5.劳动法律关系,是由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 )。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D.劳动法律行为

6.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行为的目的、性质和职责划分,行为可为(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行政管理行为 C.劳动仲裁行为 D.劳动司法行为 7.以下哪些是劳动法律事实( )。 A.张某与某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李某因严重违纪被企业辞退 C.权利义务

D.陈某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

8.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B.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单方行为 C.须为合法行为

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9.下列法律事实中,哪些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灭( )。 A.劳动者申请调动或辞职 B.劳动争议仲裁裁决 C.劳动者死亡 D.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 10.可以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的是( ) A.具有劳动能力的外国人

B.且与国家机关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C.事业单位中的合同聘用人员 D.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E.国家机关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