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c60a1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1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2分)物理学中为了对自然现象和事物进行概括和解释,经常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如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 压强 ,为了表示力做功的快慢,引入 功率 。

【分析】(1)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这一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影响做功快慢的因素有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引入了功率这一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解答】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即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力做功的快慢与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为了表示力做功的快慢,物理学中引入功率,即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故答案为:压强;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功率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2.(2分)在2018年冬奥会速滑5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如图所示。武大靖用力蹬地后加速向前,使他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面 ;冰鞋下的冰刀能增大其对地面的压强,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减少了冰刀和冰面间的 摩擦 因此能够轻快地滑行。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 9 页 共 30 页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

【解答】解:(1)运动员武大靖用力蹬地时,脚对地面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同时对人施加反作用力,因此人就会快速向前运动,故使他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

(2)比赛中,冰鞋上的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非常小,滑行时降低了冰的熔点(冰刀下的冰较易熔化成水),使冰刀和冰面处产生水膜,减小了摩擦,便于运动员快速滑行。

故答案为:地面;摩擦。

【点评】本题考查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运用,涉及的物理过程和知识也不复杂,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冰上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

理知识,包括摩擦力、压强、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3.(2分)城市高架桥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因为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汽车B刹车后由于 惯性 撞到汽车A;“追尾”碰撞的一瞬间,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汽车对B汽车的力,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汽车头枕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汽车从前面发生撞击,对人起保护作用的是安全气囊;从后面发生撞击对人起保护作用的是汽车头枕。 【解答】解: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

第 10 页 共 30 页

到汽车A;

(2)B汽车对A汽车的撞击力与A汽车对B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故答案为:惯性;等于;汽车头枕。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惯性、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会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4.(2分)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标有“200g”字样的玩偶模型被带至“葛利斯581d”行星,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天平的示数为 200 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

【分析】(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2)先根据G=mg求出方便面在地球受到的重力,然后根据“葛利斯581d”行星的重力是地球的2倍计算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解:因为物体的质量与其空间位置无关,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上方便面的质量仍然为200g;

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0.2kg×10N/kg=2N, 由于“葛利斯581d”行星的重力是地球的2倍, 所以在“葛利斯581d”行星受到的重力:2×2N=4N。 故答案为:200;4。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重力的特点:质量与位置无关,重力与物体所处位置有关。

5.(2分)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物块,同学们在实验室用量筒、水和细铁丝按照图甲、乙、丙所示的步骤测出了密度。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物块的质量m= ρ水(V2﹣V1) ,物块密度ρ=

第 11 页 共 30 页

ρ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分析】(1)由图乙可知,物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甲乙两次容器内液体体积的差值即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求出物块的质量; (2)由甲丙可知物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 【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F浮=G=mg,

由甲乙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V2﹣V1,

由ρ=和G=mg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G排=m排g=ρ水V排g=ρ水(V2﹣V1)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G排,即mg=ρ水(V2﹣V1)g, 则木块的质量: m=ρ水(V2﹣V1);

(2)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甲丙可知,木块的体积: V=V3﹣V1, 木块的密度: ρ==

ρ水。

故答案为:ρ水(V2﹣V1);

ρ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

第 12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