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2c7084a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0

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

政策》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掌握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面对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和宗教政策呢?这一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心中的疑惑。

二、复习预习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法执政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化法制化规范化。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7,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三、知识讲解

考点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考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

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考点3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